释竺摩-著作04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话目次 「心经讲话」自序 心经在华译诸大乘经中,可说是一部文句极其简短的经典;但是它所 包涵的义理,却是非常的深广,世出世间法和利大小乘教义,都有概要的提 示。因此,也有人要求,最好能写一部既简单又明白、既切要又确当的注 解。这倒是极好的想法,只是说来容易写来难,确实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 事情。 笔者在廿多年来,曾经讲过心经五六次:第一次是在一九五四年五月 ,暹罗龙华佛教社所建筑的太虚大师舍利塔落成,恭请暹僧王朱点法粉, 邀我由香港飞去主礼舍利奉安入塔,讲弥勒上生经後,又在曼谷中华佛学 研究社宣讲心经三天,因为时间短促,只讲了一个轮廓。第二次是五七年 七月,在吉隆坡扶风精舍,为诸信众,作了七天的通俗演讲。第三次是七 八年五月,在美国旧金山慈恩寺开光法会中,用不纯熟的粤语,生吞活剥 地讲了一番。第四、五两次,是八月由美国归来,在槟城三慧讲堂和马来 西亚佛学院各讲一遍,尚有多少研究的性质。第六次是同年十一月阿弥陀 2 佛诞,在新加坡佛缘林佛七期间,每晚宣讲,情形非常踊跃,虽然在第三 四晚大雨滂沱,漳宜路有些地方水涨两尺多,而自大小坡和中 鲁远道而 来的听众都不顾危险,涉水而过,形色欢悦,得未曾有! 在这数次的讲说中,事前都未预算出版讲录,因我觉得有关心经的著 作,古今以来的大德缁素,尤其是中日两国的佛教学者,他们所写的心经 注解,已不下三四百家之多,其中有不少名著,发挥经义,淋漓尽致,用 不著我再来浪费纸张和笔墨,纵使我能写一本注释出来,绝不会比别人家 的高明,所谓「言前人之所未言,发前人之所未发」,那又是谈何容易? 常见有人为心经写序,多有赞为「言所未言,发所未发」;其实呢,前人 早已言之,早已发之,只是自己短视,未曾见及,未曾发现吧了。 那 ,我这次为何又要出版「心经讲话」呢?这因为这次飞美之前, 搜集了多少参考的资料;回来又为讲堂和学院的同学们讲解,其中亦有人 作笔记的;同时亦有人希望出版一部比较简要明白的讲录。因此,便有这 本讲话出版了。不过所讲的话,都是普通话,毫无特别,仍不免是「仰古 德之鼻息,拾前人之牙慧」,更谈不到什 「言所未言,发所未发」了。 3 我有一个感觉,在讲心经时,觉得经中有好些地方,对於修学佛法的 人,是极有利的;因它虽然是著重空义的发挥,但决非如普通一般哲学的 空理空论,不落边际,而是处处空有齐举,解行并进的。如经文开头就说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 正是简约地揭发出一个教人由修养而得解脱的法门。我们现在所以受苦受 难,是因未空五蕴,在五蕴法上生起执见情爱,起惑造业,故受诸苦;同 时即使能依五蕴法作观,若是落於虚妄分别,仍是成为解脱清净自性的障 碍。如我们现在见到一尊佛像,以五蕴法来说,见到是眼受「色」(色蕴 ),感「受」了这色,就会生起「想」,想起佛陀庄严的相好,功行、以 及教义,又会从教义更生起「行」动的实践,然後「识」别了解是非邪正 的道理。对於佛像可以生起这五种知解的作用,对於其他各种事物,亦一 样可以生起这五种知解作用。这作用运想构思惯了,久而久之,就会在心 体上丛生一些「知识影像」,好似一张网盖覆著,把我们本来无物的清净 自性盖覆了,迷昧了,自己不觉不知,反而妄认这不清净的知解作用,以 为是自己的真心,简直是认贼作子。正是「譬如百千大海,弃去不用,而 4 认一浮沤体」。现在观自在菩萨工夫得力,以甚深般若的妙观,照察而知 这在五蕴上所起的知解作用,都是因缘假法,虚妄无体的,把这一张盖覆 …

释竺摩-著作24

初阶佛学读本 01. 第一册(总) 第一课 教主的生长和出家 第二课 出家的动机和背景 第三课 由访道到成道 第四课 绿起和人生观 第五课 缘起’互助’无我 第六课 平等的理趣 第七课 慈悲的扩展 第八课 四圣谛的教授 第九课 修习基本的圣道 第十课 正当的思想和生活 第十一课 修学六度的菩萨道 第十二课 三藏圣典的结集(上) 第十三课 三藏圣典的结集(下) 02. 第二册 第一课 构成佛教的要素 第二课 学佛宜先净心 第三课 心意识的研究 第四课 人生的恶浊和净化 第五课 因缘与果报 第六课 不做十种恶业 第七课 根本烦恼和随烦恼 第八课 十善和善心所法 第九课 四大与五蕴 第十课 …

释竺摩-著作23

佛理论集 01. 从佛诞谈佛陀的文教思想 一、怎样来纪念佛诞 A.从法身来提醒自己 B.从报身来学习佛法 C.从应身来纪念佛诞 二、释尊的民主思想 A.剥削人民的启示 B.四姓阶级的不平 C.生老病死的感悟 三、真理的追求和问题的解决 A.以佛性平等打破社会阶级 B.以缘生原理解决劳资纠纷 C.以业力缘起判释贫富智愚问题 四、教育原理及其修证步骤 A.信教 B.解理 C.修行 D.证果 五、听了佛法要生起作用 02. 佛教的知难行易论 一、引论 二、正论 三、余论 03. 佛教的十法界观 一、十法界的意义 二、十法界的建立 三、十法界的苦乐 四、十法界一心中具 04. 佛学的无住理趣 一、深密的无住境 二、金刚的无住心 三、维摩的无住本 四、华严的无住身 五、有住与无住的异趣 05. 佛陀的教诫与启导 一、言教的开导 二、身教的实践 1.富贵学佛不难 2.追求学问示范 3.破除森严阶级 4.争取和平力量 5.体验佛法真理 6.树立根本教团 7.持戒认真谦抑 …

释竺摩-著作22

法语录 01. 上篇:上堂法语 (一)金马仑三宝寺万佛戒坛上堂法语(五则)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二)马佛总短期出家上堂法语(五则) 得戒和尚上竺下摩上堂法语(其一) 得戒和尚上竺下摩上堂说法(其二) 得戒和尚竺摩法师上堂法语(其三) 得戒和尚竺摩法师上堂法语(其四) 得戒和尚上竺下摩上堂法语(其五) (三)太平佛教会传菩萨戒上堂法语(一则) (四)槟城极乐寺三坛大戒上堂法语(一则) (五)香港佛教医院开光上堂法语(一则) 02. 中篇:开光法语 一, 美国旧金山慈恩寺开光 二, 泰国合艾智善庵开光 三, 九龙法藏图书馆暨玉佛开光 四, 乌敏岛海印禅院开光 五, 砂劳越佛教会开光 六, 朱毛自在阁开光 七, 吉打灵隐精舍开光 八, 双溪大年莲花阁开光 九, 吉打吉中佛学会开光 十, 怡保东莲小筑观音像开光 十一, 东莲安老院千手千眼观音圣像开光 十二, 槟城妙香林地藏殿开光 十三, 胜进法师东莲小筑地藏殿宝胜堂开光 十四, 怡保霹雳洞弥勒大佛开光 十五, 为太平佛教会观音大士升座 十六, …

释竺摩-著作21

佛教时事感言 01. 两年来中国的两大运动与佛教 一 二 三 四 五 02. 人类的知足反省 03. 从佛理批评人不如熊 04. 由盲从的信仰说到惑乱佛教的机关 05. 从「枪决僧人」到「罚游僧为筑路小工」 06. 从几个不肖的僧徒说起 一、说到政教的关系 二、说到佛教会的腐化 三、说到僧徒的冒牌 四、说到僧制的改革 「不及僧家半日闲」 07. 由「妇女解放」说到尼众生活 08. 糊涂博士 09. 为普照寺僧及藏经殉难志哀 10. 给误会佛教者的几点解释 11. 如何建立佛教的新制度 一、持律宜取泰国佛制 二、发心宜取中国律制 三、导俗宜取日本新制 四、研经宜取西藏学制 12. 对於「经忏佛事」的新估价 一、从理解处来修学佛法 二、忏法的根据是什么 三、几种著名的忏仪 四、修礼忏法及其功用 五、从变相上来重新估定 13. 自我教育与佛教 14. 马佛总推行「皈依运动」 15. 佛教生活现阶段实有提倡需要 …

释竺摩-著作20

佛教演讲集下 01. 佛法为太空时代所需要 02. 佛所解说的人生问题 一、人生生老病死问题的解决 二、人生阶级不平的问题的解决 三、人生互相残杀问题的解决 03. 与三世有益的佛法 一、学佛与过去有关 二、学佛与现世有益 三、学佛与来生有利 04. 应机设教的佛陀 05. 从佛学入门说到教史教法 一、建立基本的信念 二、佛教历史的认识 三、佛教教理的采究 四、以三法贯摄四藏 06. 研究佛学的标准 一、阿难四问 二、经论四依 三、佛法四系 07. 不共世学的佛学 一、以空遣有 二、由心到物 三、从果显因 08. 谈佛法的三多 09. 学佛的两种用心 一、慈去怨恨 二、忍除瞠怒 三、慈忍示范 10. 福慧的追求 11. 拜佛的意义 一、纪念性质 二、信仰中心 三、提高警觉 四、养成慈性  五、转愚成智 12. 佛法与人生幸福 一、人生如何富贵如意? …

释竺摩-著作19

佛教演讲集上 01. 宗教的时代使命 02. 由认识到信仰 03. 神佛不同的理念 04. 佛陀出世与入世的意义 一、允文允武的宿慧 二、觑破五欲的英雄 三、四个待决的希望 四、不爱江山爱真理 五、社会制度的改善 05. 佛教的四个优点 一、佛教是信智并重的 二、佛教是标本兼治的 三、佛教是冤亲平等的 四、佛教是自他两利的 06. 再谈佛教优点 一、重学理、尊正见 二、穷因果、明善恶 三、做善事、不计功 四、自力主、他力助 07. 佛教的特殊性 一、从特殊的环境中打出来 二、以一切众生为所度对象 三、所抱宗旨的崇高与超越 四、是信仰学理融合的宗教 五、表现行为上的彻底精神 08. 佛教与人生社会 09. 佛在人间法在人心 从人事说佛在人间 从佛法说佛在人间 从时贤说佛在人间 从理性说佛在人间 10. 改善人心安定社会 11. 德性退化与德教培养 12. 从道德建立和平 13. 佛会佛像与佛教 14. …

释竺摩-著作18

认识自己的哲学 01. 我所知道的佛理 02. 研究佛学的意趣 03. 略解「佛法研修」的意义 一、佛 二、法 三、研 四、修 04. 认识求法的意义 一、做人需要求学 二、学问成於勤奋 三、培养护教热情 05. 读佛书的五难与三多 06. 学佛的六个趋向 07. 浅谈学佛的根本修养 一、做人要诚实 二、治学要勤奋 三、发心要广大 四、择交要谨慎 五、修持要专注 六、持身要慎独 七、任职要负责 八、为教要尽忠 九、相处要和乐 十、养心要旷达 08. 学佛应具的要件 09. 学习新的五常 10. 悲智愿行 一、悲 二、智 三、愿 四、行 11. 勇敢与智慧 12. 学佛怎样学到「行无疮疣」? 一、S\善业,不希图报 二、思代受苦,回向菩提 三、其心平等,无有 碍 四、摧伏 慢,敬爱如佛 …

释竺摩-著作17

正觉的启示 01. 对於佛的认识 一、具夙慧能深思 二、弃权位轻名利 三、倡平等讲革命 四、善教育知机宜 02. 正觉的启示 03. 从佛法看人生苦乐 一、人生的共同目标 二、人生苦多而乐少 三、人生苦乐唯心造 四、人生绝对的快乐 04. 佛教与人生的关系 一、佛教是人生的不是人死的 二、佛法是合礼的不是乖礼的 三、佛教是合群的不是离群的 05. 信佛要知道些什么? 一、知道佛是人修成的 二、要知道尊重自已 三、要知道真理平等 06. 信仰因果的价值 一、信因果并非迷信 二、因果律不能否认 三、现在报应的事实 四、因果论要通三世 五、不信因果的危险 07. 谈三宝 一、绪言 二、三宝的名义 一、佛宝 二、法宝 三、僧宝 三、三宝的种类 四、三宝的废立 五、结论 08. 学佛的通途 一、归信三尊 二、理解佛教 三、修集戒善 四、报答四恩 五、发菩萨心 六、立四弘愿 …

释竺摩-著作16

佛教与人生 01. 佛教如何观察人生 一、短促的人生 二、多苦的人生 三、还债的人生 四、奉献的人生 五、解脱的人生 02. 人生谁最可靠 03. 佛法示寿命之理 一、假相的寿命 二、真理的寿命 三、事业的寿命 04. 人生是否需要信仰 05. 人生需要的佛法 (一)佛法是信智并重的 (二)佛法是标本兼治的 (三)佛法是冤亲平等的 (四)佛法是自他两利的 06. 人生学佛的利益 一、激励意定向上 二、调剂生活和谐 三、预防身心过犯 四、需要外力援助 五、解脱人生桎梏 07. 佛教与人生 一、两个问题 二、人性提高 三、少欲知足 四、无我为人 五、缘起唯心 08. 佛法与现实人生 09. 人生的和乐之道 一、慈悲普爱 二、理性平等 三、缘起互助 四、性空无我 10. 人生快乐的追求 11.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