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教义的基本常识

从信仰观念上说,佛教是以佛为崇拜对象的宗教。佛是梵文音译“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即指觉悟了的人。“觉”包含三方面的意思:一是自己觉悟,二是 使他人也得觉悟,三是觉行圆满。佛教相信,普通人没有上述的任何一种觉,声闻和缘觉有的也只是自觉,菩萨也缺少觉行圆满的内容,只有佛才具备这三项的全部 内涵。小乘一般以佛作为对释迦牟尼个人的尊称,随着佛教的开展,以后渐渐形成了三世佛、十方佛、三身佛、佛数如恒河沙子、佛有无量数等观念。 从基本教义方面说,佛教认为人的生命及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无常的,而且没有丝毫不变的本质或“灵魂”存在,生存就意味着承受无穷尽的痛苦;只有按照佛所给予的启示努力修行,才有可能完全跳出苦海,进入持久欢乐、祥和、自由的涅槃彼岸。

初学佛必备基本知见

《前言》 佛教和其他宗教信仰之差异,主要在于其他宗教都是感性的信仰,以感情为信仰的支柱,佛教则是理性的信仰,以理智为信仰的根源。所以在学佛的四门—信、解、行、证—中,解是居于关键地位。能领解佛法的义理,才能生起真实的信心,才能发起真切的行持,才能证入此义理的境界。反推来说,信心必须靠正确的知见来支持,才不会中途退失信心;修行必须靠正确的知见来引导,才不会走入歧途;证果必须靠正确的知见为依据,才不会堕入魔境邪道而下自知。由此可知知见的重要,学佛的行者,千万不可轻忽。 高广庄严的法幢,也必须以最基本的正确知见为基础,才能建立稳固。有鉴于正确基本知见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编了这本书,针对学佛最基础的问题,用最浅白的词句,将各问题由浅至深各个层面的看法都做重点式的讨论。由于这是针对初机学佛者所设计的问题,所以它的外貌或许并不吸引人,就像柱底的础石一样,外表粗糙而单调。但我们希望这本书也能够像础石一样,发挥它稳固的功能,让所有学佛者,都能具备正确的基本学佛知见和心态,踏著它往上攀越,突破种种障碍,而达佛法的顶峰。我们更希望这本书能广为流传,愿让所有的人都能在这块粗陋的础石上,建立超高广庄严的法幢。 在翻阅本书时,方可做个人之需要,先选择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来探讨。若还有仍看不懂的地方,或其他关于佛法的各种问题,都欢迎向我们各分舍咨询讨论。 第一章 名词简介 第二章 佛教的特色 第三章 基本观念 第四章 学佛 第五章 皈依 第六章 受戒 第七章 宗派  

学禅,从吃饭开始

学禅的风气愈来愈盛,一般多从静坐入手,求能久坐,当然也有很多人祈求得到神灵感化,不过这样可能离禅愈来愈远。禅无所不在,学禅就从吃饭开始吧! 小时候听到卖冰棒的叮当声远远传来,心头就一阵清凉,买一枝冰棒坐在土地公庙后的榕树下,一口一口享受冰的清凉,那一刻,眼中、口中、心中只有冰的美味。

佛教常用呗器、器物、服装简述

佛教的‘呗器、器物、服装’等项,种目甚多。以下所列举者,只是比较常见常闻的少类而已。 所谓‘呗器’,也叫做‘法器’;在经典里,它本来叫做‘犍椎’。五分律说:‘随有瓦、木、铜、铁,鸣者皆名犍椎’。律部的典籍又说:‘但是钟、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捶,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椎’。由此可见:‘呗器’原是僧团中集众时的‘信号’,后来才成为诵经礼忏时敲打的‘乐器’。普通的‘呗器’,大致有‘木鱼、梆子、钟、鼓、引磬、大磬、铛子、铪子、铙钹、云板、铃铎……’等类。

认识佛教之常识

-斌宗法师讲述-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十一日在新竹中山堂)  各机关首长,诸位先生,诸位居士!斌宗今晚应佛教支会及共修会诸同仁等之邀,来此讲几句佛法与大家结缘,感觉非常高兴。今晚我所要讲的题目是‘认识佛教之常识’。所谓‘常识’,‘常’就是一般的意思,‘识’也就是认识。乃要提高佛教常识,就是使一般人对佛教要有相当的认识。因此,这个题目还可为‘正确的认识佛教’。由于一般人对佛教的认识很浅,所以不肯信仰,致使佛教也就不能兴盛。今日如要佛教兴盛,须极力宣传教义,俾使一般人由认识佛教而信仰佛教,即佛教自然就会兴盛起来。今日世界的混乱,人心的险恶,真是到了极点,如不急图挽救,将更不堪设想。可是怎样挽救?挽救的方法如何?这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打七–汉传佛教修行常用法门

打七,是汉传佛教寺庙中经常举行的一种修行活动,因为以7天为一个周期,故称打七。一般根据不同宗门,举行不同内容的打七活动,一七结束后,可以连续举行。常见的有:

梵呗略考

梵呗之名义 梵呗,梵语bhasa,呗称为“呗匿”或“婆师”、“婆陟”,略称“咀”。《高僧传》卷十三云:“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皆称为呗”,今言“梵呗”乃是华梵并举。又作“赞呗”、“经呗”,因依梵土(印度)之曲谱而咏唱,故称梵呗。续前引云:“至於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因此在中国,梵呗乃是专指以曲调谐咏或歌颂佛德、经法等而言,至於以曲调诵经,则中国古来皆习惯称之为“转读”,而不说是梵呗,此种用法与印度有别。《行事钞》引《出要律仪》云:“如此郁(造字:一个“革”,一个“卑”)国语,翻为止断也,又云止息。由是外缘已止、已断,尔时寂静,任为法事也。”(见 《说戒正仪第十》又《法华玄赞》四云:”婆陟,此云赞叹”。由此可知,梵呗其有“赞叹”及“止断”二义,乃是透过吟诵、赞叹佛德或讽咏经法之方式,而达到止断外缘、息却妄心,从而可以进行法事之目的。 梵呗之成立 梵呗之利益与用途 论及梵呗之应用,主要分三方面: 如法梵呗之相貌 中国梵呗之起源与发展 梵呗不如法运用之过失 梵呗与佛教音乐的分野与把握 如法梵呗之条件 结 论

佛教素食

中国传统素食大致可分为4类,即佛素、道素、宫素和民素。 佛素,即寺庙里的素斋,注重本色清淡、善巧方便;佛素为净素,也就是全素、纯素,讲究素料、素名、素形、素味。道素,讲究阴阳五行、清纯性真。宫素,则是以素托荤、富贵典雅;宫素一般是帝王将相在祭祖、生日等重要时节的用膳,讲究素料、荤名、荤形、荤味,即以素料仿作荤菜。民素,多为时令野菜、单纯朴实。 佛素戒荤腥,荤指的是葱、蒜、韭菜等,腥,就是指有生命的鸡鸭鱼肉、虾、蛋等。佛经中荤字不读hun,而读成xun,是“熏”的意思,指气味熏人的蔬菜,“荤乃蔬菜之臭者”。 《梵网经》云:“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荤”即指此5种蔬菜。佛教认为吃了荤,耗散人气,有损精诚,难以通于神明,而且在为他人讲经说法之时会有口气,所以禁食。素食的动机因人而异,可能是基于宗教信仰,可能是出于健康考虑,也可能是经济因素,还可能是鉴于生态环保的理念。 不同的动机使得素食主义者选择不同的素食方式。素食者主要分为3类:   一是全素素食、纯素食,也称为“严格素食”,是指饮食中只有植物性食品,没有任何动物性食品,甚至连蜂蜜都不吃。   二是奶蛋素食,也称为“不严格素食”,是指饮食中有奶类和蛋制品及植物性食品的素食。   三是奶素食,则是指饮食中可以有奶制品和植物性食品的素食。 佛素的主料可能是全素素食、奶蛋素食或奶素食,但同时所取辅料要戒“辛”。民间有些素食者吃素的随机性较强,只是想换个清淡口味,或是出于健康、减肥或美容等考虑偶尔素食。   -资料来源自网络-

出家人托钵的意义何在?

出家(梵语pravrajyaj),乃出离俗家牵缠杂务之束缚,以期证悟无上菩提为宗,志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旨。 对自己而言,应自度自利,广修智慧福德,明心见性,证悟世出世法,圆成佛道。对他而言,应力行度人利他履行菩萨四摄法,布施(梵语dana)、爱语、同事、利行;实践菩萨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胸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愍念四生六凡,无一不度,如一众生不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之本愿,是名出家人法。 出家是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莫谓袈裟容易得,只因累劫种福田。 出家要出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家,三界家不出空出家;出家出生死家,生死家不出空出家;出家出轮回家,轮回家不出空出家;出家出烦恼家,烦恼家不出空出家。因此出家要具足如是正见,方不失出家本怀,不负四重恩是也。 出家人托钵意义何在?这是佛制之乞食法门,日中一食,充饥之法,正意味佛法不离世间觉的写照,修行不得脱离五欲六尘,而面对尘欲以炼心、修心、证心之功,以达心境自在为趣向。 而佛制托钵的意义深广,要使比丘(梵语bhiksu)、比丘尼(梵语bhiksuni)们能破除我相我执。念念不忘修行是自力的功夫。处处不忘与众生广结善缘。修行在人间,成佛在人间。道在生活行住坐卧,生活行住坐卧即是道的真谛。我们如果能真正了解托钵本意,才是名为托钵;如果不了解托体的本意。我们就会与叫化子、乞丐、乞饭之浪子毫无区别?愿我佛弟子能体会佛制定托钵行法甚深意境,才能做个真正的佛子。 -资料来源自网络-

修行成佛的四个指针

-耕云先生讲述- 一九九二年八月三十日于台北市禅学会 在个人功利至上,物质享受第一的今天,各位冒著台风天的强风大雨,到禅学会来,追求安祥的喜乐和心灵的解脱,首先我要表达对各位由衷的祝福。 今天我要跟各位简单说明一下在修行成佛道路上的四个指标,按照著这个指标走就不会走错路。 成佛之道是漫长的,佛经上说要三大阿僧祇劫,但是有个快捷方式的法门,那就是见性成佛。不管你修学任何宗派,都离不开信、愿、行、证四个字,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所有修行法门共同的成佛指标。 一、信 二、愿 三、行 四、证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