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解说

一、佛寺的由来
  佛教传入中国后,“寺”随之而出现。公元第一世纪东汉明帝时,西域高僧迦摄摩腾和竺法兰应请来到洛阳,最初是住在中国专门接待外国使节和贵宾的官署“鸿胪寺”。
  后来为供养这俩位高僧安置佛像经典和长期居住,就另给建造了一所住处,同时用他们驮运经卷的白马为新居“寺”命名为“白马寺”。
  这就是中国最早开始建立的第一座佛寺。从此原做为官署名称的“寺”也就成为中国佛教寺宇的专称,而在“寺”前加以庙名,一直沿袭到现在。

二、佛寺的构造
   佛寺最初是按照朝廷官署的布局建造的,也还有原来是贵族和富人将自己现成的住宅施舍为寺的,因此,许多佛寺原来就是一所有许多院落的住宅。由于这些历史原因,中国汉族地区的佛寺在近两千年的发展中,其构造基本上采取了中国传统的院落形式作为佛寺的布局,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屋脊六兽、筒瓦红墙的标志,一看就 知道是佛寺。
  佛寺内有许多院落,其中房舍称“堂”或者称“寮”。自宋崇宁二年(一一0三年)以孔子庙为大成殿,于是佛寺建筑除堂寮之外,其主体部分也称为殿。

三、佛寺的体现:
   随着佛教流传日益深入民间,佛教的寺庙建筑和佛菩萨像的塑造也就在我国各地普遍的建造起来,寺庙建筑和工艺也就更加发达。我国中古时期劳动祖先所留下来 的珍贵的艺术结晶和伟大的文化遗产差不多都是经过佛寺建筑和佛像塑造而得以保存的,乃至佛像藏内都有,例如,我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山西的南禅寺和举世驰名 的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炳灵寺等佛窟,这些都是无数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佛寺建筑和佛像塑造对我国民族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的 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完美的建筑艺术和它所体现出的文化底蕴、教化内涵、更是广大精深不可思议。
  寺庙雄伟巍峨的殿阁建筑及妙相庄严的佛菩萨像是“住持三宝”佛、法、僧的形式体现,是僧伽和合共住焚修和弘法利生的道场。自他二利、是佛弟子们的恭敬福田,使到过寺院的人们善因深入八识田中,增长趋向觉道的善根,同登华藏玄门,共入毗卢性海。 

四、佛寺内概貌:
  中国自白马寺建立后,全国各地就都建立有佛寺,佛寺既是住持三宝佛、法、僧的所在地。所以各寺庙也都塑造佛菩萨像在殿堂内供养。但其表法的内涵寓意却鲜为人知,说来让人惊叹!
  为了详尽说明佛寺里种种形象,使人们对佛寺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澄清残存在对佛教内所谓“迷信”色彩的误解,为了人们真知佛教,特作以下系统介绍。

五、佛寺内殿堂佛像:

  (1)、三门:佛寺的大门称为山门,山门之制形如阙;一般都是三门并立,中间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亦称为三门,乃标志空、无相、无作三解脱之谓也。 《什氏要览》上曰:“凡寺院有开三门者,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也涅槃。三解脱门谓空、无相、无 作。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涅槃居之,故由三门入也”。其殿即称三门殿。
 

(2)、三门殿:殿内在门的两旁塑有两大金刚,手持金刚杵(印度古代最坚固的兵器)是把守警卫佛的夜义神,名执金刚,其名密迹金刚。
  世俗根据《封神演义》小说中的戏称此像为哼哈二将,佛教经典中没有这种名称。
  附:寓意解说:门者出入义,喻人之咽喉。两大金刚特别醒目,喻人肺部呼吸;人命在呼吸之间,危在旦夕,警策人们“生命无常、勿忘了死”。普贤菩萨警众偈云:时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3)、两大旗杆:进入第一层院落,有两大旗杆,高高竖立在院中左右两旁,是沙门得一法,建幡告远,曰刹竿,故寺中恒有之。
  附:寓意解说:大乘文章四曰:能生名根。眼、耳、鼻、舌、身此五法,能发识取境,故名根。眼即眼根(其它四法都是)眼根有强力,能生眼识,眼根是眼识发生之所依。
  识是梵语「婆哩惹尔」心之异名,了别之义,心对境而了别,名为识。
  喻此两旗杆(刹竿)是人之双眼,即眼根。眼根生识,警策人们站得高,要看得远。高瞻远瞩,时时观照,一切法空,看破、放下。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佛说:因缘所生法、我说既是空、若能看得破、即得大解脱。)
  (4)钟鼓楼:两根旗杆后,左右各有一楼,左为钟楼;内悬大钟,是司晓、昏、斋、定、四时鸣钟,右为鼓楼是悬鼓打时之处。
   附:寓意解说:左钟右鼓喻人双耳。耳根的闻性人人本自圆通,所以耳根最利,以耳根修入最为方便,声有息时,但亦不失闻性,若不循声流转,而能反闻自性, 转物不为物转,渐至动静双除,根尘迥脱,寂灭现前,六根互相为用,遂得圆通。观世音菩萨以耳根得证圆通,诸佛亦复如是。
  以上寓意领会否?念佛修行的人,不怕念起,就怕觉迟,牢记耳根圆通,转物不为物转,反闻闻自性,时时关照自己的念头。
 

(5)、天王殿:是三门内第一重殿。迎门供着一位笑逐颜开、闲适安乐形象的大肚子、穿着和尚衣服的自在菩萨像,他是弥勒菩萨,称作皆大欢喜。相传在中国 五代的梁朝时期,浙江省秦化有一位和尚名「契此」经常背着一个布袋终日奔走,教化群众。若有人问他佛法大意,他便放下布袋,对方如不能领会,他就再背起, 扬长而去。其实他的无说的语言展示了“提起”“放下”的佛法大意:放下身心、卸掉包袱。群众对他信仰,就称他布袋和尚。他在临终时说了一首偈语:“弥勒真 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因此人们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就在寺院的天王殿正中塑了他的像。
在《六波罗蜜经》里 所诵到的慈氏菩萨和《阿弥陀经》里的阿逸多菩萨,都是弥勒菩萨的别名。他出生在南天竺(印度)婆罗门的家里,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比佛先圆寂上升到兜率 天内院,为补处菩萨,并在当来下生人世,在龙华树下,八相成道,取证佛果,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事业,化度众生,是贤劫第五尊佛。所以供养他在佛殿前第一重殿内。
  附:寓意解说:通过上述布袋和尚的应化事迹,了知佛教的权巧方便,观机逗教。“欲令入佛智,方便有多门。”对布袋和尚:提起、放下的佛法 大意,这无声胜有声的简洁含蓄的说法,是否有所领悟。布袋喻人们的包袱,布袋和尚不是把布袋放下了吗?佛说:“因缘所生法、我说既是空、若能看得破、即得 大解脱。”

      四天王:在天王殿内两旁,分站着四位高大的金刚;东方天王名:提多罗吒,(此云持国),能护持国土。领毗舍阁(此云颠狂鬼)、乾闼 婆(此云香阴)神将,是帝释天的主乐神,所以此天王手中持琵琶以作标识(俗称为调),护东方弗提婆(此云胜)洲人民。南方天王名:毗琉璃(此云增长),能 令他人善根增长,所以手中持剑,领鸠磐茶(此云雍形鬼)、薛荔(此云饿鬼)神,护南阎浮提(此云胜金)、洲人(俗云为凤)。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此云广 目),能以净眼观察护持人民,领诸龙及富单那(此云臭饿鬼),所以手中缠绕一龙,护西翟耶(此云牛货)、洲人(俗云为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此云多 闻),有大福德,护持人民财富,右手持伞,表福德之意,护北郁单越(此云胜处)洲人,(见《长阿含经》卷一、二《大会经》、(俗云为雨)。世俗称此四大金 刚为风、调、雨、顺,四大金刚是《封神演义》中的戏称,金刚与天王是不可混淆的。
  附:寓意解说:俱舍论中说: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 造作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最胜王经》曰:臂如机关由业转,地水火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居一箧。《圆觉经》 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又曰:恒作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脑、髓、垢、色、生生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 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溺皆归水;暖气归于火;动转归于风。人身本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众生妄认四大假合为自身,若四大各离,今者妄 身当在何处?四天王者隐喻地水火风四大也。东方天王为地、南方天王为水、西方天王为火、北方天王为风。又:四天王足下各踩两个魔鬼塑像,共有八位暗喻人之 八识;识者心之异名,梵语「婆哩惹尔」。心对于境而了别,名为识;前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七识、未那识、八识阿赖耶识;未那识之意为我执,为 执持我之见者,即此识也、为烦恼障。阿赖耶识即未那识所执以为我者也、其意为藏,谓能藏一切法为所知障,由我法二执,起惑造业,生生死死,永受轮回,生死 不已。芸芸众生,佛法是活脱脱的,也是无所不在的,关键在于学佛者如何去切实地深入体验,如何去时时致用。太多的人却为执着妄想所蒙蔽,蒙住了心灵的本 真,而深深地掉入无边的苦海。

  韦驮菩萨:天王殿内弥勒菩萨像的背后,供着一位全身金甲的将军立像,就是韦驮菩萨。他示现将军身,他曾发愿,要 在贤劫千佛中,在每一尊佛出世时,护持佛法,利益众生。他是贤劫中千佛之一,将在九百九十九尊以后成佛。他是贤劫中第一千尊佛,他的称号叫“楼至佛”,他手里拿着一根降伏魔军用的杵,叫金刚魔杵,面对大殿佛像前守卫护持佛法。
  附:寓意解说:韦驮菩萨是武士像表心,心是阿赖耶识之别名,心有积 集,集起二意,阿赖耶识为集诸法种子,又生起诸法者,故名心,所谓万法唯心,一切唯识,心生则种种法生。《般若经》五百六十八曰:于一切法、心为善导、若 能知心、悉知众法、种种世法皆由心。偈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金刚杵是梵语,原为印度之兵器,以表坚利之智,断烦恼、伏恶魔、破修罗军、能破众生无相之烦恼。经云:金刚杵者菩提心意,能破断、常、二边、契中道。若能明了喻意,要发菩提心,应勇猛精进如韦驮菩萨之武士精神,坚定如金刚杵。
  真实心即金刚心,坚固不能破坏,如金刚也。

  (6)、大雄宝殿:天王殿后边第二重院正中一座雄伟庄严的殿宇,称大雄宝殿,是寺中的正殿,俗称大殿。殿名“大雄”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尚的意思。
   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他是贤劫千佛的第四尊佛,由于他和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就在距今二千五百年前的四月八日那天,从兜率天内院降生到人 间,诞生在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家,母名摩耶,呼其名悉达多太子,诞生于城东岚毗尼园。生后七日,母殁,姨母波门波提养育之,跋陀罗尼教养之,他是释迦族。
  当时的社会就有种姓的高低贵贱阶级之分,互相压迫的不平等现象,弱肉强食;他看到众生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种种痛 苦,自幼就常思维,为了要彻底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解决从不平等压迫现象中所产生的痛苦,因此他舍弃了太子的尊位,离开了温暖的荣华富贵的王家生活,抛父 母别妻子,在十九岁那年毅然出了家去修道。在修道期间,游遍了印度各国,参遍了各种哲学理论,尝尽了千辛万苦,但都不能满意,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他单独去 雪山苦修学道,最后在正觉山菩提树下思维曰:“不得等正觉,不起此坐。”思维七七日,观四谛(苦、集、灭、道),十二因缘(是为辟支佛之观门,说众生涉三 世而轮回六道之次第缘起也。1.无明:过去世无始之烦恼也。2.行:依过去世烦恼而作之善恶行业也。3.识:依过去世之业,而受现世受胎之一念也。4.名 色:在胎中心身渐发育之位也。名为心法,心法不能以体示之,但以名诠之,故谓为名,色者即眼等之身。5.六处:六处即六根,为六根具足,将出胎这位也。 6.触:二、三岁间对于事务未识别苦乐,但欲触物之位也。
7.受:六、七岁以后渐对事物识别苦乐而感受之位也。8.爱:十四、五岁以后生种种强盛欲爱之位 也。
9.取:成人以后,爱欲愈盛,驰驱诸境取求所欲之位也。10.有:依爱取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定当来之果之位也。11.生:即依现在之业,于未来受生 之位也。12.老死:于来世老死之位也,其中无明与行二者即惑业之二,属过去世之因。识、名色、六处、触、受、五者属缘于过去惑业之因而受之,现在果是过 现一重因果也,又爱取二者为现在之惑,有则为现在之业也,缘于此惑业现在之因,而感未来之生与老死之果,是现未一重之因果也。此为三世两重之因果,依此两 重之因果,而知轮回之无极,盖即见现在之惑。“爱取业”“有”由现在之苦果“识乃至受”而生,则知过去之惑“无明”业行亦从过去之苦果而生,即见现在之苦 果“识乃至受”生现在之业“有”则亦知未来之苦果,“生老死”生未来之业。上溯之,则过去之惑业,更从过去之苦果而来,下趁之,则未来之苦果更生未来之苦 果,更生未来之惑业。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此为无始无终之生死轮回。辟支佛观之,一以厌生死,一以知无常实之我体,遂断惑业而证。涅槃其中分别因与缘,行 与有二支是因,无明、爱、取、三支是缘,余七是果,但果为还起惑业因缘之缘。)最后在三十岁那年十二月八日的一个晴空皎洁、星月满天的拂晓大彻大悟,证得 无上正等正觉,功行圆满的佛世尊。在这以后的四十九年中,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各地教化众生,讲经三百余回,救度众生。到八十岁那年二月十五日,他化度众生的 缘已圆满,就在拘施那城,娑罗双树的中间安祥地入涅槃了。(涅言不生,磐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贤首《心经略疏》曰:涅槃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 圆;障无不尽名寂。释迦牟尼、释迦是姓,为刹帝种之一族,本称翟昙氏,后分族而释迦氏,释迦译曰能、种族望称也。牟尼此云寂默,释迦义译为能仁、释迦牟尼 能仁寂默也。

  释迦牟尼像有两种不同的姿势,一种是结跏跌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 表示释迦牟尼在成道以前的过去生中,为了众生牺牲自己的头目脑髓。这一切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因为这些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这种姿势的造像名为成道相,一种 是结跏跌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向上曲指做环形名为“说法印”,这是说法相,表示佛说法的姿势。
  另外,有一种立像,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 伸,这名为旃檀佛像。传说佛在世时,印度优填王用旃檀木按照佛的形容所做瑞像。下垂名“与愿印”表示能满众生愿:上伸名“施无畏印”表示能除众生苦。后来 就仿照此形象制作的都叫旃檀佛像(旃檀是植物名,具足名旃檀那,香木名,译曰与乐,出自南印度摩罗耶山,其山形如牛头故名,此木为牛头旃檀。世尊初成正觉 已,上升天宫为母说法,三月未还,优填王思慕愿图形象,乃请尊者没特迦罗子以神通力接工人上天宫,亲观妙相,雕刻旃檀。世尊自天宫还,刻檀之像起迎世尊, 世尊慰曰:教化劳耶。开导未世。

  释迦牟尼佛像旁,一般都塑有两位比丘立像,一年老,一中年,这是佛的两位弟子。年老的名为“迦叶尊者”,中年的名为“阿难尊者”。佛涅槃以后,迦叶尊者继承徒众,后世尊为初祖,迦叶以后涅槃,阿难尊者继承徒众,后世称为二祖。

  俗称释迦牟尼佛为如来佛,这是错误的,因为如来佛是一切佛的通称,并不能说明是某佛。

   三身佛:有的大殿不是一尊佛像而是三尊,这是根据大乘教理表示释迦牟尼佛的三种不同的身。当中一尊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此云遍一切处,表示绝对真 理就是佛身。左旁一尊是报身佛,名“卢舍那佛”此云光明遍照,表示证得绝对真理,而自受法乐的智慧是佛身。右旁一尊是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此云能仁寂 默,表示随缘教化各种不同的众生的佛身。

  三世佛:又有的大殿中也是三尊佛,代表的却是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中的佛。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 界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跌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阿弥陀译成中国语是无 量寿),结跏跌坐,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
  三世佛旁边有的各有二位菩萨立像或坐像,在释迦牟尼佛旁的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在药师佛旁的是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在阿弥陀佛旁的是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六位菩萨是这三位佛中的上首弟子(《华严经》、《药师本愿经》《观无量寿经》所出。)
  三世佛,又有以过去、未来、现在为三世的,正中是现在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左边的是过去的迦叶佛,右边的是未来的弥勒佛。

   毗卢佛:有的大殿中只供一尊毗卢佛,毗卢佛是三身佛中的报身佛。毗卢佛的佛座是千叶莲花,每一莲花瓣上有一尊小佛(俗称千佛绕毗卢),那是应身释迦佛。 这是根据《梵网经》(卷下)所说:“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周匝千花上,复现千释迦,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每一莲瓣代表 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整个莲座代表华藏世界。

  接引佛:净土宗的寺院中,可以在大殿中供阿弥陀佛或接引佛。接引佛是阿弥陀佛立像,作接引众生之相,右手垂下,作与愿印,左手当胸,掌中有金莲台。

  五方佛:有的寺院大殿里塑的是五尊佛。正中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旁第一位是南方宝生佛,表福德。第二位是东方阿门佛,表觉性。右旁第一位是西方阿弥陀佛,表智慧。第二位是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业。这五尊佛,根据密宗的理论综合说明佛的意义。

  十八罗汉:大殿两侧供奉着十八罗汉像,这是因为佛涅槃在以前,嘱咐这十六位大阿罗汉,让他们不要,涅槃常住世间为众生培福德。
   十六位大阿罗汉的名字是:1.宾度罗跋罗惰门。2.迦诺迦伐磋。3.迦诺迦跋厘惰门。4.苏频陀。5.诺距罗。6.跋陀罗。7.迦理迦。8.伐门罗弗多 罗。9.戍博迦。10.半托迦。11.罗估罗。12.那伽犀那。13.因揭陀。14.伐那婆斯。15.阿氏多。16.注茶半托迦。
  以上见《法住记》和《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五代以后加上《法住记》的作者“难提密多罗”和《因果识见颂》作者“摩拿罗多”二人,成为十八罗汉。

  三大士:在正殿的大殿背后,有坐南向北的菩萨像;一般是观音像或者是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的像;文殊骑狮子、表智慧,普贤骑六牙白象、表行愿,观音骑吼、表慈悲。
  海岛观音有的在大殿背后修海岛,面北而设观音像,立海岛上。四周依《法华经、普门品》做观音救八难的塑像。在观音像两旁有善财童子(出自《华严经、入法界品》)和龙女(出自《法华经、提婆达多品》)。
  寓意解说:大殿为什么称大雄宝殿。殿内正中供奉的是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为了正确认识佛教,首先要了解佛教,了解佛教的产生、由来、时代、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对教主释迦牟尼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用现代阶级观点深刻地分析认识他的伟大崇高。

   释迦牟尼是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他本身就是贵族,他的家庭在当时是封建统治者。印度社会存在着种姓、高低贵贱、压迫和被压迫的不平等现象。他生活在贵 族优越的条件环境中,却察觉到在封建制度统治阶级和被统治者之间的不平等、受剥削压迫的痛苦。他深入到社会考察,亲自实地调查了解,进行思考研究问题的实 质和解决办法,加深了对封建统治制度的认识,认识到这种制度的腐朽性和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罪恶的根源。为了彻底改变这种制度,废除这种受压迫受剥 削的制度,就必须推翻这种压在人民头上不平等的制度。为了唤醒人民愚昧的思想觉悟,他倡导“人人平等”,以解除受压迫者的思想束缚和顾虑,启发人民提高觉 悟,他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造物主,更没有造物主来做主宰和恩赐,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你自己种的。没有造物主对你恩赐,这是你创造的,由你做主 宰,你自己应该当家作主,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你是主人。”所以他说:“世法平等、无有高下。”以提高人民的思想认识,自觉地起来推翻压在头上的封建统治 的剥削压迫制度,争取自由,争取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释迦牟尼为维护人民的权利,竞挺身而出,向自己的封建统治制度的家庭挑战,背叛了自己的 统治阶级,脱离了家庭的羁绊,摒弃了荣华富贵的生活和温暖的家庭,甚至放弃太子的尊位,为了要彻底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解决从不平等受压迫所产生的痛苦中 得以究竟的解脱,因此在他十九岁时,毅然脱离了家庭出了家,去寻求真理,成为一名无产者。尝尽了千辛万苦,游遍了印度各国,学习了各种哲学理论,最后终于 在菩提树下获得了一切智,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成了一位功行圆满的佛。
  释迦牟尼成道后,到鹿野苑开始为五比丘说法,是为轮最初法轮,直到涅槃大会最后法轮停转,中间四十多年的生涯,到处利人说法,这给予人类社会文化史上以多么大的利益和影响啊!这是多么伟大,这种事业不是大英雄的事业吗?所以供佛的大殿就称为“大雄”宝殿。

   佛的说法,一方面契合于真理,同时根据听法者的心情,所以说法的方法具有灵活性,即“契理契机”,俗称“观机逗教、应机说法”,这种权巧方便的说法,就 是“欲令入佛智、方便有多门”。如对人天根机就说“五戒”“十善”的因果法;对小乘根性就说“四谛”“十二因缘”的缘生法;对大乘根性就说“四摄”“六 度”的中道法。佛对每个众生都从他本有清静心的基础上,使之向上开展,使之解脱愚痴、无明,目的是愿一切众生悉成佛道。
  佛说法的范围,包括了 器世间(自然)和有情世间(社会)。说法的内容,是阐明了器世间的生、住、异、灭和有情的生、老、病、死;总结于缘生、无常、无我、实相,主要是使众生从 愚痴中解脱自己,从缘生法中掌握规律,改造器世间成为清净庄严国土,改造有情的身,成为正觉者,一切智人。所以说,佛说的法是指出人于法的实相,所以佛法 是唯一真理,信仰佛教是信仰真理。信仰的人主要地实践这真理,不容许只停留在哲理上面,而是彻底进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大翻身事业。

  释迦牟尼佛是位学习的典范,缅怀本师释迦牟尼佛圆满的功德以及给我们在长夜中指出了皈依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要勇猛精进、切勿教逸、佛道无上誓愿成。
  纵观上述,可以了解大殿的寓意和内涵。
  殿内两旁的罗汉像,是小乘,不是学习的榜样,所以塑立在旁边,佛像背后供的观音菩萨像是大乘,学佛的人要发菩提心如菩萨,这就是大殿内供像的说明。

  (7)、藏经楼:是供养法宝所在地,其中供奉佛教经典总称三藏十二部,三藏里面分为三类:第一经藏是佛说的理论;第二律藏是佛所制定的戒律;第三论藏是 大菩萨们和许多佛弟子根据佛说的经义,加以阐述或发挥的论文。依此三类去依教奉行,彻底了解“真”“俗”二谛的真实意义及修行戒、定、慧三无漏学的方法。

   十二部:是根据经文的体裁和性质而分的十二类,第一类是:契经,是直截说理的长行文字。第二类是:重颂、这是抬在长行文字后面,用每句一定的字数,或四 字、或五字、七字、重述长行的意义的文体。第三类是:讽诵、他并不依据长行的文义,但同样用每句一定字数偈颂的形式写出来。第四类是:因缘、是指经里所 说,见佛闻法的因缘和佛说法教化因缘的故事。第五类:本事、是指佛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第六类:本生、是指佛说自己过去世的因缘。第七类:未曾有、是指 记叙佛示现种种神力不可思议的故事。第八类:譬喻、是指用近似的事物说明理论。第九类:论证、是指用近似的事物说明佛法的经文。第十类:自说、是指无人请 问,而由佛自动说法的经。第十一类:方广、是指说方正广大的真理的经文。第十二类:授记、是指佛授给弟子们将来成佛的记诠。这些是祖国文化的珍藏和佛教的 伟大经典,世尊辉煌的遗教法宝。大藏经不仅是佛教徒研究佛学的重要典籍,也是一般学者研究古代东方文化非常重要的资料。
  附:寓意说明:佛教徒的目的是弘法利生,而要弘法利生就需要学习佛法,藏经楼内的三藏给我们提供了研习和修持的法宝,通过学习,学以致用,依教奉行,才能荷担起来未来的佛教事业。
   佛是先觉者,弟子是后觉者,为使先觉觉后觉,觉觉不已,佛法永远住世,法轮常转,这正法久住的责任,佛是郑重的付托在僧团中,也就是和合僧存在,正法存 在。佛寺是僧团常住处,僧团为使佛法久住世间,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为了社会上的认识佛法,所以佛寺殿中塑造佛菩萨像供奉,以施教化,有了住持三宝的像, 而得到社会的认识佛法,使社会人士生起信仰,使迷信者信,已信者更增长信心,从净化身心,获得智慧而得到解脱,佛法也就达到了久住的目的。
  佛法是唯一真理。信仰佛教是信仰真理,梁启超先生说:“信仰佛教是智信。”比利时的著名学者普胜,他有很敏锐的眼光来了解佛教,他说:“佛教不是宗教,而是超人生的修养法。”马克思说过:“要知道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他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
  佛说:“佛法住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如同觅兔角。”

 

 -资料来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