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兰丹佛学会

吉兰丹佛学会外观

缘起简介

~ 宗旨 ~

(1)团结教徒以致力佛化

(2)宣扬教义以利乐人群

(3)兴办佛教徒所应办之社会福利事业

(4)组织佛教青年团以领导本会青年趋向于佛化生活

~ 会史 ~
佛经云: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本会之所以有  今日之成就,这也是重重因缘相辅相助而成就的。

本会筹备于1948、1949年期间,并于1950年8月23日成功申请为注册团体当时地址是778, JLN TOK HAKIM, KOTA BHARU, KELATAN,于1954年7月9日迁至JLN TENGKU CHIK. K.BHARU, KELANTAN(大约在前奥迪安戏院,即现今巫统大厦附近)其会所只是一间简陋的阿答屋。在1954年5月14日召开之职员会议上报告以九百元之购置该 建筑物,唯不包括地皮,后来1956年8月17日地主欲收回该地段并要求本会搬迁。同年12月12日,本会迁至3961, JLN ZAINAL ABIDIN, KOTA BHARU, KELANTAN(即本会现址附近,正确地点不详)。

本会成立初期,附设互助部以及分发善后金。成员以老人为多。活动注重于会员办理身后事为主,兼有乩童等事,与一般神庙无异,虽有佛教之名而无佛教之实,皆 因各人对佛教基本的教义所知不多。职员任期为每年一届,但基于条件之需要,在1954年7月2日之会议中修改为每届任期两年。

由于为了长远之计,本会决定筹建永久会所。并议决筹建三宝寺(大觉寺)而成立九人小组负责处理之,地点是韩沙路,美橙园。后因土地法令关系。虽经多方努力,终因因缘不成熟,不能成事。但购置永久会址一事并未因此而搁置。

为了接引更多的佛友。本会于1959年5月24日搬迁至ODEON FLAT NO:4, JLN TG. CHIK, K.BHARU, KELANTAN奥迪安戏院(现今巫统大厦)之后座三楼,充当会所。时适槟城极乐寺举行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成立大典,本会董事王振教居士带领一行人代表本会 前往观礼并加入成为团体会员。

1960年卫塞节期间敦请槟城竺摩法师,广义法师,广余法师(以上三位法师后来都成为本会导师),怡保华山法师及美藉苏曼迦罗法师莅临丹州举行弘法会。于 是年卫塞节,本会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地点是前丽都草场(即:现今钻石公主酒店)搭台演出为期三晚。并恭请当时政府显要及社会贤达参加。参与演出之团体计有 马青铜乐队、仁和音乐社、琼州会馆青年戏剧组、潮州会馆潮音乐队。由各法师轮流讲佛法,而正信的菩提种子从此在本会萌芽及生根。除了盛大的弘法会外,亦举 行空前盛大的花车游行。诸信众都在自家门前设香案膜拜,佛陀金身,万人空巷,盛况空前。由是促成本州人民对正信佛教的认识;当时本会亦有联同各华团联合向 州政府争取列卫塞节为本州之公共假期。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王振教居士发心,不惜重金向香港请得庄严之释迦牟尼佛圣像一尊以资供奉(现供于本会正化堂),从此 一改过去有名无实的佛教会而成为了真信的佛教会,王居士乃功不可没。

在1961年卫塞节期间,由于槟城妙香林寺广余法师不克前来本会主持庆典仪式而邀请槟城佛光精舍住持修静法师前来。在诸善缘具足的情况下,于1967年3 月29日修静法师在本会诚意邀请下成为本会导师,至1998年8月24日圆寂为止。在法师担任导师期间,每年都多次前来,向本州信众弘扬正信佛法,法师曾 是著名佛教季刊无尽灯之主编。学识渊博,曾著书多部,出家及在家弟子甚众,如今早示涅盘,诚属我教之一憾事。

1963年卫塞节庆典除让信众礼拜佛陀外,亦有邀请本州各社团派员参与花车及提灯游行,参与团体计有马青铜乐队、仁和音乐社鼓乐及化装队、新赛凤闽剧团、镇兴宫锣鼓队,阵容壮观,场面浩大,诚令人赞赏不已。

1964年卫塞节原议决照往年般,盛大庆祝,但因当局准证发得太迟,时间迫促,故草场盛会取消,只有举行花车及提灯会游行。当年参与游行之团体计有:潮州 会馆大锣鼓队、马青团铜乐队、吉赖马青团长脚队、镇兴宫锣鼓队及学生提灯队,显示当时各华团对本会活动之认同。

互助部曾于1954年6月16日经政府注册官到会谕令暂停活动,待改换新章程后及重新申请注册后才继续活动。1955年1月28日本会互助部蒙社团注册官 批准重新注册,编号是53。活动再次展开至1966年5月21日因善后部没依注册法令重新申请条例进行而被当作自动取消。故注册官谕令予三星期内进行清理 一切手续,虽经本会多次去函澄清并要求重新批准注册皆不得要领,最后终于在1967年12月1日召开会员大会通过解散互助部。

由于本会会务之发展,会员及善信人数增加,三楼会所不敷应用,在1964年6月11日会议上,曾通过迁移会所至楼下店屋,但因屋租昂贵,终不成事。 1964年8月22日在广义法师领导下往福利部老人院‘佛教安养堂’安置佛像。并举行开光典礼。施赠食物及用品予该院老人,在此之前本会曾多次往福利部进 行布施,但在设置了佛教安养堂后,就把此布施活动订为例常活动。每星期五,由本会拨款若干,诸董事及青年团理事论值,联同念经团团员及信众,一同到福利部 施赠食物、日用品和该院老人闲谈。聊慰孤单岁月之情。如遇新春及佛陀日,联同社会人仕施予丰富之赠品。此项活动一直持续至今,数十年如一日,不曾中断。

日子如轮转,在1966年6月17日董事会议中,何荣基居士建议组织念经团与信众结缘,得全体董事会赞成通过。并授权及黄俊达君负责进行办理,而本会念经 团,终于成立并展开活动。该团成员服务态度认真,深得各界赞扬,亦是支撑本会宏业之一大支柱。本会能有今年的成绩,彼等功不可没。

在三楼会所无法容纳众多的信众之情况下,本会于1968年4月30日迁至由董事胡云锦居士介绍的现址3400B-C, JLN ZAINAL ABIDIN, KOTA BHARU, KELATAN,当时是一座双店面两层楼之半木板半砖之建筑物。并由黄俊达居士建议在会所左侧之空地增设殡仪馆,方便会员及社会人士办理后丧事,获董事会 通过及授权黄君联络胡云锦及叶启芳2君负责筹办,本会附设的殡仪馆纯属非营利性质,一切免费,借用者只需随缘津贴水电费及清洁费外,一切都不用缴费。为了 提供更大的方便,本会更于1984年添置了一辆殡仪车予办丧事的人仕免费借用,此乃本会一贯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宗旨。
本会虽无法购置在美橙园之地皮,但 购置永久会址之事从未搁置。曾不断地通过各方,寻求适合地皮,据现任会长拿督罗福兴告知,其间曾先后,看了八个地段,但都缺乏因缘,水月镜花,徒劳无功, 令人挽惜。

本会欠缺经费,1968年5月24日会议记录中,当时的总务罗福兴及会员李顶厅女士各发心自愿赞助经常费每个月三十元。其对本会之热诚,仁风有嘉,特予登录,以示鼓励。

于1969年1月3日吉隆坡赵忍庵居士赠送本会五十寸高之观音菩萨圣像(现今供奉在图书馆)一尊,热心爱教之情,应予鼓励。

于1969年4月30日本会为了庆祝卫塞节而与佛青联合主办游艺晚会,并于当晚演出由修静上人编写,张玉兰负责指导《长寿王》戏剧。

1970年5月15日之董事会会议曾议决,开办‘佛教幼稚班’并授权唐兴世君向教育局联络,进行筹备之工作。在1971年6月9日会议中,议定1971年 8月8日为开课日,但因报名人数不理想而另订1972年1月10日为开课日,收费是每月6元。可惜由于本会缺乏足够的空地供幼儿活动而又得不到当局的批 准,办幼稚班一事,终告功败垂成。

本会周日佛学儿童班是在六十年代初成立,义务教导董事子女及附近的学童,有关佛教之常识。成立初期是以英语为媒介语,后来改为华文。由于没有完整的记录, 只知当时的青年团理事、王荣发、何吉山、郭基伦、纪秀兰、陈英丝、张玉珍等,曾是佛学儿童理的负责老师,彼等对本班的贡献甚巨,现顺带一提,以资赞扬。

1972年10月31日之会议,罗福兴建议购买3400B-C, JLN ZAINAL ABIDIN之地段,即本会现址。当时地主陈思华先生愿以九万元连同屋宇售于本会同时献捐一万元充作建会所基金,在万缘俱足的情况下,该地段终于成为本会 建立永久基业之所,多年的劳碌奔波,众人的殷切期待及希望,终可实现了。

1973年2月16日常年会员大会中何荣基君提议增设会员子女奖助学金。获得大会接纳通过。在1973年2月28日董事会议上正式成立小组,进行筹备及凝 定简单之工作,但不明何故,工作只停留在筹备的阶段而没有下文,直至1983年3月25日会员大会上,黄连光君再次提议下,并在1983年9月11日会议 中成立七人小组以负责之,本会会员子女奖助学金,经过众多因缘相助下,终于1984年正式接受申请,每年都发出数千多元,至今已有十余年,不曾中断。

1973年3月19日董事会议中。福利组主任朱梅庄君提议设立赠医施药部以救济贫寒人士。董事会认会时机尚未成熟,建议无限期保留该提案。1977年12 月30日该提案再次被提起,并即席成立小组进行筹备工作,且议决聘请张初庆医师为常驻医师,以期新厦落成时,赠医施药部能投入服务,此乃本会力行体现。佛 陀慈悲救世的精神及取自社会,用之社会的宗旨。

在踏入七十年代,本会会务也稳健及顺利的发展,会员人数亦每年增加。各项例常活动照常进行。至1975年5月8日紧急会议中,由于董事会对马佛总会在处理 某事件中的决定不满而致函总会并提出抗议,最后终于于1975年7月10日之会议中,坚决退出马来西亚佛教总会,以示不满。而后接当时马佛总主席金明法师 来函邀请继续成为会员;并在1978年8月16日会议中,获接纳通过继续成为马佛总会会员。

1975年3月28日会议中,成立建筑会所委员会十一人小组以极积展开筹备本会新厦之重建工作。1977年4月28日经过公开招标方式,结果由建全发展有 限公司承建,本会于是5月6日迁至当时副会长黄茂森局绅办公室处楼上为临时会所,并于1977年6月17日恭请导师竺摩法师主持奠基大典,从此本会千秋伟 业的基石,就此奠定下来,重建会所之事顺利进行在翌年中旬如期完成。

议订1978年8月4日开幕,同时增设赠医施药所、佛教图书馆,并恭请广余法师主持升旗礼;恭请金明法师及修静法师联合为大雄宝殿所供奉的本师释迦牟尼佛 (柔佛州郑真如居士敬赠)及观世音菩萨圣像(罗观凤居士敬赠)主持开光仪式;恭请拿督黄昆福医生为赠医施药部主持开幕剪彩仪式;恭请拿督符昭雄州议员主持 佛教图书馆开幕剪彩;恭请名誉会长王振教居士主持新厦落成开幕剪彩仪式,并出版了纪念特刊及举办素宴。还启建了为期三天的法会。参与上述庆典的人仕有本州 各社团代表,场面热闹,是当年本州佛教界一大盛事。由于名誉会长王振教居士对本会贡献良多,本会决把礼堂命名为[正化堂]以示褒扬。

新厦落成开幕后,由于场地空阔;周五佛学班、图书馆、赠医施药师及每周四的念经会都能极顺利的进行。参与之会员日增,使本来足够之新会所出现拥济的现象, 本会只好买下隔壁的一块空地。于1981年3月27日会员大会上成立小组以进行扩建会所的工作。于1982年会议中决定由金建筑工程负责承建。于1982 年3月15日邀请本州南传佛教僧王禅招昆主持动土礼,于1982年5月9日邀请槟城修静法师主持奠基。会所于1984年初建竣,并在1984年8月3日举 行开幕庆祝,为表扬罗福兴居士姐弟多年来为本会所作出的贡献,特将本会新会所之礼堂命名为[福兴堂]以示鼓励,扩建新厦落成后,赠医施药部即迁入继续负起 利生的慈善工作,而新厦二楼及三楼则于周五佛学班充当课室用途。物尽其用以报各界善信的支持。1984年8月4日,本会庆祝三十六周年纪念及赠医施药师六 周年纪念。本会向中华学校借用篮球场设素食千人宴,招待嘉宾、各社团代表、佛友等。当晚午台演出是由本会青年团呈献演出。

八十年代中期,本会硬体设备基本上已具足,属下组织如念经团及青年团之组织日趋成熟,所推行的活动都能获得大众的响应与支持,而本会主办的各项活动,也获得社会人仕及善信的大力支持。

本会每年的例常活动持续的进行著,为了应付日越繁重的会务,在1990年增设电脑,以应付文书的处理,并打算在不久的将来连会员资料亦电脑化以配合时代的步伐。

在今年,本会以一整年的时间来庆祝成立五十周年及赠医施药所成立廿周年纪念一系列的庆典,计有庆典推展礼、甘露洒红尘座谈会、佛教文物展览会、本州历来最 大型的供佛斋僧法会、大甘露超度法会、多场的弘法会以及8月4日的五十周年纪念聚餐会,在系列的庆祝活动里,每项都吸引了众多的会员及善信的踊跃出席,使 各项活动能完满举行。

两年后我们将跨越第二个千禧年。而本会亦向另一个五十年迈进,在这个高度物质文明的社会里,佛教将会面对什么样的考验和挑战?而我们佛教徒又需以什么方法 去面对?我们相信,只要佛教徒能团结一致,以修习佛法自我提升并将所学的辗转流传,令更多的人可一齐学佛,必能符合佛教自利利他的精神,更不负先贤创设本 会的旨意。

《摘自1949-1999吉兰丹佛学会五十周年纪念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