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素食
- Category : 佛教常识
中国传统素食大致可分为4类,即佛素、道素、宫素和民素。
佛素,即寺庙里的素斋,注重本色清淡、善巧方便;佛素为净素,也就是全素、纯素,讲究素料、素名、素形、素味。
道素,讲究阴阳五行、清纯性真。
宫素,则是以素托荤、富贵典雅;宫素一般是帝王将相在祭祖、生日等重要时节的用膳,讲究素料、荤名、荤形、荤味,即以素料仿作荤菜。
民素,多为时令野菜、单纯朴实。
佛素戒荤腥,荤指的是葱、蒜、韭菜等,腥,就是指有生命的鸡鸭鱼肉、虾、蛋等。佛经中荤字不读hun,而读成xun,是“熏”的意思,指气味熏人的蔬菜,“荤乃蔬菜之臭者”。
《梵网经》云:“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荤”即指此5种蔬菜。佛教认为吃了荤,耗散人气,有损精诚,难以通于神明,而且在为他人讲经说法之时会有口气,所以禁食。
素食的动机因人而异,可能是基于宗教信仰,可能是出于健康考虑,也可能是经济因素,还可能是鉴于生态环保的理念。
不同的动机使得素食主义者选择不同的素食方式。素食者主要分为3类:
一是全素素食、纯素食,也称为“严格素食”,是指饮食中只有植物性食品,没有任何动物性食品,甚至连蜂蜜都不吃。
二是奶蛋素食,也称为“不严格素食”,是指饮食中有奶类和蛋制品及植物性食品的素食。
三是奶素食,则是指饮食中可以有奶制品和植物性食品的素食。
佛素的主料可能是全素素食、奶蛋素食或奶素食,但同时所取辅料要戒“辛”。民间有些素食者吃素的随机性较强,只是想换个清淡口味,或是出于健康、减肥或美容等考虑偶尔素食。
-资料来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