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哪吒遇上佛祖--赤子之心与佛心的相遇与相印

青少年的状态与特征,尤其是其叛逆的形象,往往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著墨描绘的取材对象。其中最具丰富寓意的青少年代表典型,莫过于华人传统社会中,深获民间爱戴的神话人物--哪吒。

一般大众所熟悉的哪吒故事,多是来自《封神演义》,小说中描述哪吒奇诡异常的出生经过、天真直率的言行思想、暴虐残杀的劣根性、剔骨割肉、父子相残的逆伦冲突。尔后,哪吒脱胎换骨、经历新生,并辅佐明君讨伐暴君,在性格上、角色上都经历了异常剧烈的转化与超越 !

根据《封神演义》,最后协助哪吒重生的,正是其师父太乙真人。因此,倘若要将青少年比喻为哪吒,那么,父母亲或青少年工作者很可能就是拯救青少年的太乙真人了。

青少年工作者扮演的是一个“亦父、亦师、亦友。的角色;他们可能担当“培训”的角色,为家长提供亲职教育,或是教导年轻人有关他们的工作生涯,承担“师傅”的职责。

就“当哪吒遇上佛祖:赤子之心与佛心的相遇与相印。的研讨课题,李志祥分享了自己在探讨佛教徒青少年工作者在从事青少年教育、辅导工作过程中的亲身经验历程。
他以“深度访谈”法来收集资料,探索 3 位资深的青少年工作者参与青少年工作的初衷、如何在过程中实践佛教信仰与精神、在相关工作中秉持之态度和对“青少年赤子之心。以及“工作者的佛心。 。

在研讨会上,他分享说,回应者选择青少年工作的原因与理念是因应时代与环境的需求。其中一位具有近二十年青少年工作经验的六字辈回应说。当时,许多佛教团体都有成人弘法活动,却没有青少年活动,佛教团体给人的印象好像老人团体。”
也有青少年工作者为了寻求个人镁光灯下的自我满足感而加入青少年工作。想要组织青少年,举办青少年活动,那么自己不免要刻意塑造一下形象来增添个人魅力。这个过程提供了对方想当偶像的满足感。
也有人是因为受到学长的影响,让自己看到原来学佛不是那么的保守,里面还有佛曲、有生活营、还可以玩耍。正因为发觉了学佛的趣味性,因此便认为这样有趣的事情应该要传下去。

从 对象的成长中获得个人的喜悦满足,也是青少年工作者的动力。每一次看到青少年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习成长,自己就很有成就和满足。此外,青少年工作者在工作 过程中的成长与转化也是重要的因素,在那里,他所碰触的都是“有生命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感受和过去的经验。工作者可以学习尊重与接纳,这包括了接纳他 人和自己。此外,还可以分享陪伴,知识和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任可以发觉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责任,不只是停在原步,而且可以在向更积极的路迈进。

从“人本”来实践佛法

这些信仰佛教的青少年工作者认为自己的信仰对青少年工作的影响很多,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充满法喜,“我一直很感恩,能够有机会接触佛法:佛法影响着我的生活 的每一个层面,带领着我不断成长 ! 由于自己从学佛中得到好处,让我更加认定它是可以助人的 ! ”;“在青少年工作里,我尝试从,人本’来实践佛法;对方在实践佛法,我自己也在实践佛法,增加波罗蜜,自己很开心 ! ”

此外,这也是法情丰盈的过程。有人认为佛教团体里的人不会坏到哪里去,佛教徒都是好人、善良的人。所以能够很轻松地在佛教会里,虔诚地和一群朋友互动成长。当他发现对自己不够接纳时,佛像、佛法、佛友和佛曲就能让他度过心疲力粹的时候,并且给与他力量 !
佛法,一直是一些青少年工作者的“底线”,不管做什么,他都觉得自己逃不过如来佛的掌心 ! 他学习觉察自己的动机能力,发现自己和个案都是会以真诚来互动。只要心中想着自己只是愿意播善种子的人,散播在人们的心田。

青少年工作者愿意陪伴个案走出他们的田地,了解田地的状况,并告诉他们种植善法方法和教育他们就是自己生命的农夫。可是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他们是否能继续为自己耕种,施肥,驱害虫,以便这善种子能茁壮成长,完全靠他们自己。
佛教信仰还提供青少年工作者在心理上的力量和支持,给了生命方向,让对方知道自己如何来,能够去哪里是自己的选择和责任。尤其当工作失去方向时,佛法就会给工作者明确的指引。

人生的道路有很多条,可是,有人认为通往快乐清静的路,就只有这么一条。而向往这道路的过程,就得让自己不断地种善法,准备资粮来断除烦恼,每在熄灭烦恼的当下,喜悦是显现的。这个生命方向,是自己需要为自己负责。
在李志祥的访问对象当中,这些佛教徒青少年工作者在他们的工作中会实践哪些,以及如何实践佛教信仰与精神呢 ?

主要实践的价值、内容包括人生殊胜。能成为人,本身就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工作者会进一步与青少年解释人的三大殊胜,既“意念胜、梵行胜、勇猛胜” 。
佛法中的。有所当为” ( 正向价值 ) 与“有所不为” ( 负向价值 ) ,除了强调佛教中的正向价值行为如慈悲、布施,也适时导入一些回应现实,警惕自身“有所不为”的价值行为,如“五戒。等。

此 外,也教育青少年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告诉青少年人人皆有佛性,觉察的能力和生命的资源,教导他们学会关怀、接纳和欣赏,感恩和忏悔,让青少年明白因为无 常,所以人事物一定会改变。也因为缘起,所以是需要付出条件才能改变自己的生命,此外,也让青少年了解什么是三世因果和轮回的逼迫性。
佛 教说,众生皆有佛性,所以每个人都有成为好人的潜质。基于此,青少年工作者应该给与个案认同。然则,很多人看青少年时都是 symptom focus 的,以这样的眼光看青少年会变得很有问题,而选择看青少年的长处和发展空间,就可以肯定他们的价值,看到他们的佛性。

用肢语给予安全感

佛 教徒青少年工作者会从身口意中直接让对方知道自己的诚意地对待,感受到自己的热诚、活泼和祝福,并以拥抱、轻拍肩膀等身体语言和距离让对方产生安全感。此 外,以柔硬声调,“爱语。来安慰、鼓励、提醒、欣赏、反省反思,觉察内心的语言让个案清楚自己。当下,工作者的想法都充满祝福个案能够减少痛苦,脱离烦 恼。
与其不厌其烦地解说生命,死亡,不如让人们有参与经验式的活动,如“六道轮回”的游戏,其目标在于让人体会轮回的逼迫,对生命的掌握、对三宝的信心。
游戏方法是透过猜拳的方式。每个人先由模仿狗或猫,以“剪刀石头布。来定输赢,赢者就上一级成为阿修罗 ( 生气的口气脸孔 ) 。再赢升到天人 (快乐自由自在飞翔 ) ,再赢就成为人 ( 安详对人笑着走 ) 。赢者不断升级,输者降级,猜拳者只能和同级猜。

又 如带领青少年到坟山走一回,以便让人感恩生命,发挥生命。带领学长团一早到佛前顶礼,告诉何为生命无常,并且讲解到坟墓的心理准备和心态。过后分配颜料和 图画纸,带领他们走过老人院而到达坟山。抵达坟山后,大家顶礼表示尊重和感恩众生让我们看见无常。过后,大家找个地方坐下来画张心里想画的一张画,再顶礼 致谢。直到晚上,以感恩夜方式让他们有机会分享之余,再打一支强心针。

李志祥硕士
•转折点全人发展中心董事暨心理辅导师
•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心灯”心理咨询小组主席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生物遗传学荣誉学士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双硕士 ( 谘商与辅导学、人力资源发展学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谘商与辅导博士研究生

作者:李志祥硕士 整理、本报李秀华  发布时间:2009-03-13 来源: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