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因法師

圓因法師簡介 圓因法師,俗性敖,名乃樾,生於太湖之濱的江蘇省無錫市之望族人家,祖父及父親都是當時的達官顯貴,家境十分富裕。曾留學日本東京大學,專研經濟。但戰爭爆發,毅然以愛國志節,棄學返國,舉家遷徒西南後方,投身生產報國之抗戰行列。戰亂期間,曾逃難至台灣。曾於落腳在台北的林森南路並開華一商行,之後隱居市郊,離現今故宮博物院不遠的官邸附近-芝山岩。來台後十餘年,慈母示疾,兄弟親侍榻前,竭盡孝心。 民國五十一年,兄弟倆至蓮因寺出家。於民國七十年,圓因師某日與慈因師以相思鳥的故事做往生預兆,之後便在多位僧人與居士的佛號中往生。享年七十歲。圓因師一生極力提倡念佛及放生,對佛教作出極大貢獻。重要著作有:《茅篷札記》、《放生問答》及《防癌手冊》等。

佛教文集

道證法師

道證法師簡介 法師俗姓郭,諱惠珍,1956年生於台灣台南市醫師世家,家道富裕,庭訓嚴謹;嘗自謂嚴父以折法、慈母以攝法教之,諄諄訓誨,期免於富驕習染。師自幼病苦,然秉性悲憫,慨然有濟世度眾之志,及長習醫行醫,弘誓深切,視病如親,不違初衷。逮自罹癌病,不便操作,方自醫職引退。 1987年依止傳緣、傳淨兩法師剃度,一心潛修,持戒甚嚴。雖處病苦,不忘方便度眾、應機說法,或義診,或放生,或身教,或言教,精勤不懈。 2003年七月,師示寂,自知時至,正念分明,仍奮餘力開示弟子,願心悲切,令人動容。世壽四十八,僧臘一十七。

佛教文集

倓虛大師

倓虛大師簡介 自稱「湛山老人」的倓虛大師是中國佛教界盛傳的「三虛」——虛雲和尚、太虛大師、倓虛大師之一,於民國初年開始,弘法東北各省,踏遍白山黑水和南北各地,最後渡海南來,在香江講學,緇素受益者甚眾。倓虛中年出家,多在北方各地講經說法,重修、興建道場無數,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北京「法源寺」。一生致力於「僧伽教育」,認為「佛法弘揚本在僧」,若無人弘法,不待外人摧殘,佛教本身就會消滅,故在每個道場完成後,皆創辦佛學院,培育僧才。 倓虛雖然披剃於禪宗,但學教於天台觀宗,故倓虛期以天台心印,與曹溪一脈相輔並弘,使得民國以後,天台一宗能從南方盛傳於北方,甚至分燈至海外,大師居功至偉,堪稱中興天台的大師和教育家。由其弟子大光法師私下記錄的大師口述自傳《影塵回憶錄》感人無數,影響深遠,至今仍為人傳誦。

佛教文集

虛雲老和尚

虛雲老和尚簡介 西天第四十四祖。中國第十七祖。溈仰宗第八祖。江西雲居真如寺。德清虛雲禪師。師俗姓簫,父玉堂,母顏氏。乃梁武帝簫衍後裔,世居湖南湘鄉。父母年逾不惑,尚無後,祈子於觀音大士前,有感而生師。師生時係一肉團,母遂憂驚歿。經賣藥翁,剖而得子。迨長,性嗜法理,著《皮袋歌》,度其眷屬。發大菩提心,出家,修習種種,難行苦行。繼五宗之衰,續各派之命。承接溈仰,詞公心印,轉大法輪。 虛雲老和尚於鼓山湧泉寺出家、受具足戒,鼓山自明代以來,臨濟、曹洞兩宗並傳,妙蓮老和尚就是以臨濟宗,而接曹洞宗的法脈,蓮老以兩宗正脈付以虛老。所以由臨濟宗至虛老是四十三代,由曹洞宗至虛老是四十七代。 溈仰宗近百年來,無人承嗣,因寶生和尚等懇請虛老嗣溈仰宗,所以自溈山靈祐祖師以下第七代興陽詞鐸禪師算起,虛老為繼溈仰宗第八代祖師。 法眼宗失嗣更久,故八寶山青持大師,請虛老接續法眼源流,良慶禪師為此宗之第七代,虛老應繼為法眼宗第八代祖師。 雲門亦久無繼嗣,文偃祖師以下第十一代為光孝已菴禪師,因虛老中興雲門,所以應繼續已菴禪師為第十二代祖師。

佛教文集

淨空法師

淨空法師簡介 釋淨空,俗姓徐,名業鴻,民國十六年二月十五日生於安徽省廬江縣,先後追隨方東美教授,章嘉大師,李炳南老居士等研習哲學、佛經十三年。 在國內外弘揚佛法,講述法華,華嚴等大乘經論三十餘年。首開風氣之先,使用視聽教學方法,大量製作佛經錄音帶、錄影帶、CD、VCD等分送世界各地。法師於一九八二年於國內外倡導促進成立「淨宗學會」多處,提倡專修淨業,專弘淨宗。

佛教文集

弘一大師

弘一大師簡介 李叔同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他把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樸拙圓滿,渾若天成」,魯迅、郭沫若等現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尚榮耀。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所創作的《送別歌》,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同時,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教師。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出苦海,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虛大師曾為贈偈:以教印心,以律嚴身,內外清淨,菩提之因。趙樸初先生評價大師的一生為:”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清光緒六年(1880年)陰曆九月二十生於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圓寂於泉州。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卓越的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代表,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傑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國際上聲譽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音樂、美術、詩詞、篆刻、金石、書法、教育、哲學、法學、漢字學、社會學、廣告學、出版學、環境與動植物保護、人體斷食實驗諸方面均有創造性發展。作為高僧書法,弘一與歷史上的一些僧人藝術家存有差異,如智永和懷素,儘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們的一生並未以堅定的佛教信仰和懇切實際的佛教修行為目的,他們不過是寄身於禪院的藝術家,「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知」,這完全是藝術家的氣質與浪漫。八大山人筆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諷刺的意味是顯而易見的,他的畫作實在是一種發洩,是入世的,並未超然。比之他們,弘一逃禪來得徹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塵外,要為律宗的即修為佛而獻身,是一名純粹的佛教大家。

佛教文集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簡介 印光大師(1862-1940),我國當代淨土宗高僧,蓮宗第十三祖。陝西郃陽人,俗姓趙。名聖量,字印光。別號常慚愧僧。少治儒學,喜讀程朱之書。曾排佛,遭目失明,繼而猛省,轉研佛典,以至誠所感,目疾獲愈。年二十一至終南山南五台,歸依蓮華洞道純長老出家。光緒八年掛搭湖北竹溪蓮華寺。未久,受具足戒於陝西興安雙溪寺。二十六歲赴淨土道場紅螺山資福寺念佛,自號「繼廬山行者」以明志。後往浙江居普陀山法雨寺二十餘年,朝夕唯閱藏念佛。兩度閉關。民國元年以文稿刊於佛學叢報,署名「常慚愧僧」,名震遐邇。民國七年,為募印「安士全書」而常至上海,遂駐錫太平寺,各方投函請益者甚眾,師皆慈悲攝受。 印光畢生弘揚淨土,其行事堅守「不當住持,不收徒眾,不登大座」之三大原則;且淡泊名利,刻苦儉樸,恆示人以老實修持之道。年七十,閉關於吳縣報恩寺,初不欲見客,後始對大眾開示。曾修輯普陀、清涼、峨眉、九華等四大名山之志書。又於吳縣復建靈巖山寺,由真達和尚主其事,為我國淨土宗第一道場。民國二十九年,示寂於靈巖山寺,世壽七十九。荼毗後,得五色舍利花及舍利珠無數。師一生操守弘毅,學行俱優,感化甚廣,被譽為民國以來淨土第一尊宿。有《印光大師文鈔》及《印光大師全集》行世。

佛教文集

太虛大師

太虛大師簡介 太虛,法名唯心,字太虛,號昧庵,俗姓呂,乳名淦森,學名沛林,生於清光緒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1890年1月8日),死於公元1947年,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鄉),生於浙江海寧,近代著名高僧。1904年,太虛大師十六歲去蘇州小九華寺禮士達上人為師,師為取法名唯心。是年九、十月間,士達上人攜大師往鎮海拜見師祖奘年和尚,和尚為取法號太虛。太虛大師是中國近代佛教改革運動中的一位理論家和實踐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振興佛教、建設新佛教文化的事業。

佛教文集

演培法師

演培法師简介 1917年 ,出生于邵伯鎮管家莊的貧農家庭。法師俗家姓李,江蘇揚州邵伯鎮人,從小被送到高郵臨澤鎮的觀音寺,做一名未正式剃度的小沙彌。12歲到鄰村的福田庵,禮常善和尚為他剃度,做了小沙彌,法名演培。 1933年18歲,到寶應縣福壽律院受具足戒。圓戒後回到寺院,師父把住持的位子傳給他。 1935年 春,演師20歲。進寧波觀宗寺的學戒堂,接受基礎的佛學教育,半年後,以成績優異,升入弘法研究社高級部 , 1936年夏天,負笈廈門,進入“閩南佛學院”。 1937年初春,轉學到江蘇淮陰覺津寺,入“覺津佛學院”,依大醒法師受學。 是年7月,蘆溝橋事變爆發,繼之上海八一三戰起,跟隨在無錫講經的慈航法師到香港,臨時住在優曇法師的彌陀精舍。 1939年初,演師與閩院同學妙欽、達居、文慧、白慧等五人,取道越南,由河口轉乘滇越鐵路到了昆明。時太虛大師駐錫昆明翠湖的省佛教會,他們禮謁大師,大師為他們寫信致漢院代院長法尊法師。五人于6月由昆明乘汽車抵達重慶,進入北碚的漢藏教理院。依法尊法師學《菩提道次第廣論》,依法舫法師學《俱舍論》,依印順法師學《攝大乘論》。 1941年秋,25歲,太虛大師命演師到合江縣法王寺籌辦法王學院,辦學負責認真,頗得好評。 1945年抗戰勝利,清明節過後,演師、印順導師及妙欽法師,抵開封,駐錫鐵塔寺,受到主持淨嚴法師的接待。印順法師因旅途勞頓,身體違和,留在鐵塔寺休養,後演師與妙欽法師離開封到上海。逢太虛大師駐錫上海玉佛寺,到玉佛寺向大師禮座,大師對二人說:“現在有事要你們做,杭州現在成立武林佛學院,沒有人負責,你們就去主持。”二師到杭州。學院設於杭州靈峰寺,學僧三十多名。開課之後,演師講《俱舍論》,妙師教國文,另外兩位法師講佛學。 1948年冬,印順導師受性願老和尚約請,到廈門南普陀寺創辦大覺講社,函召演師與續明法師前去協助,師乃離開杭州到廈門,在大覺講社任教。未幾,國共內戰的戰火蔓延到閩南,講社停辦,演師與仁俊法師到了香港,印順導師與續明法師隨後抵達,住在香港佛教聯合會設在灣仔的會所,演師與續明法師為“太虛大師全書出版委員會”校對大師全書。在香港住了三年,把總數六十四冊的《太虛大師全書》,校對到第二十六冊。 1952年3月,受李子寬居士約請他到臺灣主持臺灣佛教講習會。 1956年12月,第一屆學僧12人畢業,其中如聖印、修嚴、通妙等,後來都是佛門法將。 1957年,印順導師在新竹辦女眾佛學院,印公任院長,命演師擔任副院長。是年9月,出任善導寺住持。 1958年4月,演師應請赴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地弘化,三個多月,回國後仍任教如故。 1960年8月,善導寺住持三年任滿。12月出國弘化,傳道授業的教學生涯始暫告一段落。 1968年,由新加坡回臺北,在榮民總醫院做健康檢查,日月潭玄奘寺管理會會長趙夷午老居士,為演師送上玄奘寺住持的聘書,李子寬居士也一再勸駕,應允出任玄奘寺住持。3月晉山。 1990年12月 ,74歲,新加坡最大的道場光明山普覺寺,住持宏船老和尚示寂,演老在普覺寺信託會的禮請下出任住持。 1991年5月9日舉行晉山典禮。

佛教文集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簡介 上人,名安慈,字度輪,接虛雲老和尚法,嗣溈仰,法號宣化。籍東北,誕於清末民初。年十九出家,廬墓守孝。修禪定,習教觀,日一食,夜不臥。一九四九年抵香港,成立佛教講堂等道場。一九六二年攜正法西來,在美開演大乘經典數十部。歷年來創辦法界佛教總會、萬佛聖城、國際譯經學院等正法道場多處;美國法界佛教大學及中、小學等教育機構。 一九九五年六月七日,上人圓寂於美國洛杉磯,慧日遽殞,世人同悲。高僧示寂,風範猶存。上人一生無私之精神,與慈悲智慧之教化,已令無數人改過自新,走向清淨高尚之菩提大道。

佛教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