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專有介紹

1.何謂「夏安居」?
「安居」又稱「夏安居」,其意即在季農曆的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此三個月中,出家眾結界安居,非為父母師長及三寶事,不得出界,稱為「三月結夏,九旬安居」,以致力修行、專心辦道。

結夏安居的由來
在佛陀時代,印度的夏季雨季長達三個月之久,一切僧眾或在山間修習禪定,或在樹下經行,衣缽因此常為雨水所流失;另外在夏季期間,地上的蟲蟻常出來爬行覓食,僧眾們沿路托缽乞食不免踩傷蟲蟻及草樹的新芽。所以佛陀基於慈悲,遂制定了夏季三個月,出家眾不出外托缽,而在界內精進用功,是為夏安居。

2.梵唄的意義及起源
梵唄是佛門中讚詠歌頌佛德的音聲。廣義而言,從一心至誠的唱頌到歡喜虔敬的伎樂供養,皆屬梵唄的範疇。
梵唄有別於世間歌曲,如《長阿含經》中記載,音聲具足五種清淨,乃名梵音:一、其音正直。二、其音和雅。三、其音清徹。四、其音深滿。五、周遍遠聞。微妙清淨的梵音是從清淨心、慈悲心中所流露,所以其聲和雅、正直、清澈深滿、周遍遠聞。
中國的梵唄,相傳起源於三國曹魏時代,陳思王曹植遊魚山,聽到空中梵音嘹繞,深受感動,於是摹仿其音節,撰文制音,寫為梵唄。至唐代,梵唄漸漸盛行於民間。

梵唄利人天
殊勝的梵唄又名「音聲佛事」,能夠感通萬物、利益人天,和世間上的絲竹、靡靡之音,大相逕庭。所以梵唄之聲,無論是誦者、聞者皆能獲大利益。
《南海寄歸內法傳》載:清淨的梵唄,能獲六種殊勝功德:
(1)能知佛德深遠 (2)體制文之次第 (3)令舌根清淨 (4)得胸臟開通 (5)處眾不惶(6)長命無病
《十誦律》云:如聽梵唄,其利有五:一者身體不疲,二者不忘所憶,三者心不懈怠,四者音聲不壞,五者諸天歡喜。 相傳昔時有僧諷誦《大佛頂首楞嚴神咒》,天上的天神聞聲,長跪合掌恭敬諦聽,直待咒文誦完始起身離去。
《百緣經》中記載:在佛世時,舍衛城的人民見佛威儀寂靜、百福相好,心大歡喜即作伎樂供養佛陀,發願而去。佛陀微笑的告訴阿難:「這些人由於作諸伎樂供養佛陀的功德,在未來世一百劫中,不墮惡道,天上人間往返受樂。」
因此,虔誠的唱誦諷詠,不僅清淨舌跟、清淨口業,專注讚佛的恭敬心,更能令意業清淨、乃至一念相應頓捐凡情,所以清朝玉琳國師勉勵後學早晚課誦宜當恭敬慎重:「凡在報恩者,切莫以課誦出坡為虛應故事。須知無不是佛祖秘密法門,無不是佛祖之總持門,無不是佛祖之不傳心要,無不是佛祖之自利利人捷徑!」

梵唄比丘
《法華經》云:「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賢愚經》記載:一次,波斯匿王率領百萬軍隊行經祇洹精舍時,耳際忽傳來一比丘陣陣悠揚悅耳的梵唄聲,頓時百萬軍眾象馬皆為梵音所攝,猶如入定般,駐足諦聽,不肯前進。直至梵音止,百萬軍隊才如夢初醒。波斯匿王即入精舍問佛因緣,佛告波斯匿王,此梵唄比丘,前世曾持鈴供養懸於迦葉佛塔,並發願來世得能見佛,度脫生死,得好音聲,令一切眾生莫不樂聞。以此因緣,故今生得值佛出家修行,得銅鈴般的殊妙音聲,復證阿羅漢果。由此可知,梵唄意義深遠,功德更是不可思議!

3.三衣
經云:三衣為「菩提上首」,為佛弟子頂戴奉持,乃至於恭敬供養,福報無邊,道種綿延。
袈裟、又稱解脫服、福田衣。發心出家求解脫的行者,身被袈裟,安然無畏,不為外道邪魔所擾,三業持修,進趣菩提、證解脫道,非白衣居士所能披,故稱解脫服。

福田衣,是袈裟的德名,借田說法,譬喻持戒比丘,精進不懈,為人世福田,能令眾生廣植福,如世間的稻田能長稻禾,資養色身。故比丘所著割截衣,形如田相,稱之為福田衣。
而三衣為出家之服,應法而作,又稱法服。沙門之衣,是賢聖標誌,佛令諸僧尼,如法護持,非白衣所能披。此僧伽黎、鬱多羅僧、安陀會三衣,又稱三事納,即五條、七條、九條三種納。
五衣,印度叫安陀會,中國譯為作務衣,共有五條,每條一長一短,共有十隔。
七衣,印度叫鬱多羅僧,譯為入眾衣,共有七條,每條二長一短,割截製成。
大衣,印度叫僧伽黎,下品九條、十一條、十三條、二長一短,中品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三長一短。上品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四長一短。長多短少,表示聖法逐漸增加,凡俗雜染,逐漸減少。因於三衣中,在五、七衣之上,故稱大衣。

袈裟五勝德
《悲華經》云:「釋迦如來昔為大悲菩薩時,曾於寶藏佛前,誓願於己成佛時,袈裟能成就五種功德:
一者,佛弟子雖犯種種邪見,然若能敬心尊重袈裟,必可達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之果位,得不退轉。
二者,天、龍、神、鬼、人及非人,若能恭敬袈裟,則可於三乘解脫道上,得不退轉。
三者,若有鬼神、諸人,為饑渴、貧窮等所迫,得袈裟小塊乃至四分,即可飲食充足。
四者,若眾生共相衝突,起怨賊之想,如念及袈裟之神力,便生慈悲之心。
五者,若持有袈裟小塊,恭敬尊重,則一旦在兵陣,常得勝於他人。」
袈裟功德殊勝,凡有袈裟所在,一切天龍善神,悉予守護,使此安寧。佛曾告阿難:「過去諸佛著如是衣,得成佛道;未來諸佛亦當著如是衣,得成佛道。如我今日以刀割截成沙門衣,不為怨賊所劫,此是解脫服,福田之衣。若有眾生生起一念惡心,向三世諸佛、辟支、羅漢及著染衣人,獲罪無量。所以者何?壞色之衣,是聖賢標示,若能發心,敬染衣人,獲福無量。我由信心敬戴之至,得成佛道。」

供養法衣的功德
佛在世的時候,波羅奈國梵摩達王,有一個女兒,一生下來,身上就有一件袈裟。她的容貌長得非常莊嚴端正,世間少有,再加上天生一副好脾氣,所以取名為伽尸孫陀利。
隨著年齡的增長,孫陀利身上的衣,也跟著變大。有一天,她和隨從到鹿野宛遊戲,看見佛陀的相好光明,心裡非常的喜悅,於是走上前去,頂禮佛足。世尊為她說法,而心開意解,得須陀洹果。孫陀利接著請求佛陀成就她出家,佛就對她說:「善來比丘尼!頭髮自落,法服著身。」從此,孫陀利精進修習,不久就證得阿羅漢果,為諸天世人敬仰。
有些比丘知道了這件事,因而請示世尊,為什麼孫陀利有這樣因緣?佛陀就對大眾說:「過去加那加牟佛,常常帶領比丘們外出行化眾生,當時有一個國王的女兒,看到佛陀,心生喜悅,因此供佛齋僧,四事供養以後,又供養妙衣,因為這樣的功德,天上人間,生於尊榮豪貴之家,常有袈裟隨身而生。而這位王女,就是孫陀利比丘尼。」

4.器具

缽者,梵語缽多羅,此云應量器,即應受天人供養,及應於各自食量而受施食之器物。而今略云缽,又作缽盂。
昔日外道縫葉為器,拱手受食,非是僧相福田之表,故佛制比丘,以缽受食,有異外道故。又佛聽比丘蓄二種缽,即瓦缽與鐵缽,唯佛獨用石缽。
缽乃恆沙諸佛標幟,正表止貪之法,非為廊廟用器,凡受持者,皆當謹心攝意,自持自重。


臥具尼師壇,長養心苗性,展開登聖地,奉持如來命。
具,印度名為尼師壇,又稱尼師但那,漢言敷具坐具,隨坐衣。為護身、護衣、護僧床褥,故蓄坐具。
《戒壇圖經》云:「尼師壇如塔之有基也,汝今受戒,即五分法身香之基也。」若出家行人,不受比丘(尼)大戒,則不得登尼師壇,亦難登聖者階位。

錫杖
降龍缽,解虎錫,兩鈷金環鳴歷歷,不是標形虛事持,如來寶杖親蹤跡。
梵言喫棄羅,此作錫杖。佛曾告諸比丘:「汝等應受持錫杖。所以者何?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執故。又名智杖,彰顯聖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聖人之標幟,賢士之明記,道法之正幢。」
錫杖是比丘僧所執持的法器,永明延壽禪師曾經發願:晝夜六時普為一切眾生,受持錫杖。
願振此錫聲,周遍法界,大作佛事,覺悟一切眾生,離苦解脫。
覺悟一切饑渴眾生,口中悉是甘露。覺悟一切蟲獸,悉皆開道回避,皈命解脫!
本次傳戒大會之錫杖,以四諦十二因緣、大圓鏡智之形,巧喻佛法大小乘融合、悲智雙運無礙之理,意表諸法圓融、無縳無解之妙,遠合三世十方諸佛之無盡悲願,殊勝難議,莊嚴超倫。

香爐
佛桌上常設的器物有所謂的「三具足」,即香爐、花瓶、燭台三種供具,其中的香爐,同時也是比丘隨身十八物之一。質料有金、銀、銅、鐵、玉、石、象牙等,另有瓷爐、瓦爐等。
香爐的種類很多,上香的方式及使用的香也就隨香爐的種類而異。香爐大類分三,一是置香爐,放在桌上,又稱供爐、座爐,有立香爐(立燒線香)、臥香爐(臥燒線香)、檀香爐(焚燒檀香)三種。二是柄香爐,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手爐」,有爐柄可供執持,多用在迎請的場合。三是鼎香爐,有三支爐腳,兩側有耳,多立於地上。無耳的鼎香爐,又稱為三足香爐。
香爐的用途,主要是盛置燒香,以為供具,同時,也可莊嚴殿堂。而 老和尚開示則常提到靜坐禪修時,可觀想佛前的香爐形相,用來去除昏沈。觀想香爐形相雖然只是一個提起念頭去除昏沈的方法,而香爐本身特質單純,不易帶動觀想者起其他雜念,惟可提醒的是,燒香綿延正如菩薩念念相繼、精進不懈的精神吧!
註:比丘十八物為楊枝、澡豆、大衣、七衣、五衣、瓶、缽、坐具、錫杖、香爐、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打火器)、鑷子、繩床、經律、佛菩薩像。


叢林梵剎的鐘聲沉穩悠遠,由護念眾生的悲願而發,上徹天堂,下通地府,
敲醒了世人的沉迷與煩憂,啟發了自性的智慧與光明,使心靈獲得祥和與安定。

鐘的類別與其歷史意義
鐘在遠古的新石器時代開始,便有陶製的陶鐘,是先民在漁獵農耕的閒暇時,作為娛樂的樂器,到商周時代開始有用青銅材料所造的編鐘,作為「鐘鳴鼎食」代表諸侯地位和權力象徵的飲食禮器,尤其當國家強盛,豐功偉業之時,便將事跡鐫刻銘文於鐘上,而有「盛世鑄鐘」的說法,到了明代更有象徵君權皇威的永樂大鐘。
在印度佛教方面,最早在佛陀的僧團中,「鐘」便是佛門裡重要的法器之一,具有多種功能及用途,並隨著傳入中國依用途的不同,製造出種類大小不同的樣式,包括有報時、集眾的鐘樓梵鐘(即大鐘)、主持上殿行香所鳴的殿鐘、僧眾過堂用齋所擊的堂鐘(又稱齋鐘)等類別。

鐘的藝術與文化
中國的鐘除了最早的陶鐘之外,都以銅、鐵為材質,鑄造出如同倒扣的杯形,鐘面雕飾樸實,口緣平而圓,頂部配有懸紐,放置於鐘樓;而印度的鐘,則以銅、石為材料製造,鐘面雕鑄裝飾繁華,置放於水池中的鐘台。佛教寺院對於鐘的使用,雖然是從印度傳入,然而在風格造型上卻以中國的形式流傳下來,並成為佛門祥和莊嚴的象徵之一。除了鐘本身的藝術價值之外,悠揚深遠的鐘聲,也使許多的詩人墨客留下千古吟頌的名作,例如:唐朝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佛門寺鐘的用途
鐘在中國的用途為禮、樂器,因此沿用於佛門中,每月禮祖及佛前大供等法事或各種法會中,也以鐘為樂器配合僧眾清淨的梵唄唱誦響叩,供養諸聖賢並攝受與會大眾,顯發出佛事、法會的莊嚴隆重。同時,若有諸山長老或賢達政要參訪蒞臨道場時,也以叩大鐘的儀式,作為隆重迎接的禮儀。
鐘亦有集眾的功能,在《增一阿含經》中記載:「阿難升講堂,手執楗椎言:『我今擊此如來信鼓,諸有如來弟子眾者,盡當普集』」。另外,在禪宗叢林道場作息的早晚,鐘則負責報時,所謂「晨鐘暮鼓」──即是指清晨時的開靜先叩鐘後接擊鼓;就寢時的止靜則是先擊鼓後叩鐘。
叩鐘時可先發願,默誦鐘聲偈三遍:
願此鐘聲超法界,鐵圍幽暗悉皆聞;聞塵清淨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
早鐘部份的叩鐘偈,在鐘聲偈三遍默誦完後,接誦大方廣佛華嚴經名及佛菩薩聖號,晚鐘部份則接妙法蓮華經名及佛菩薩聖號,配合擊鐘一句一叩,攝心叩誦全偈三遍,共得 108 下。「一百零八」,代表眾生繁多的無明煩惱和習氣,叩鐘的目的即是在提醒修行人,要以精進用功的擊槌,破除自己無始以來的貪瞋癡煩惱,同時應以深切的慈悲願心,讓這份沈穩悠揚的鐘聲與願力,上徹天堂,下通地府,使聽聞到鐘鳴的無邊眾生,都能得到心靈的安定、啟發了自性的智慧光明。

中台禪寺鐘樓及鐘亭
「鐘聲陣陣醒迷夢,山色色色見本真」中台禪寺的鐘樓,外觀承襲傳統斜屋頂的造型,屋脊前鑄有中台拈花的圖印,象徵著中台法音醒覺眾生無明的願心,兩側斜處山墻則覆以銅瓦,並以龍紋燕尾圖騰雕飾噴砂銅板部份。
大鐘以響銅一體成型的方式,沒有鑄焊製造的缺陷,總重達五噸,高2.6米,平口直徑1.8米,鐘唇厚約8公分,音聲低頻渾厚,令聞者產生祥和安定的感受,傳播距離悠遠,可傳直徑2公里,聲長達60秒鐘。鐘的外觀渾圓大方,更是經過意義特殊的設計,上鑄代表菩薩五十二位階的五十二方塊、下列彰顯十法界的十條紋,另有鐘聲偈、聞鐘偈及銅鉦108顆的鑄刻,為提示修行人斷除煩惱的象徵。在鐘面的撞鐘處亦特別鑄有六個小圓,象徵叩鐘者以六根歸一的攝心正念來醒徹十方法界。
此外,華林園及鹿野苑亦設有叩鐘亭,華林園內的吉祥鐘亭供奉觀音菩薩;鹿野苑的光明鐘亭內則供奉地藏王菩薩,二處鐘亭皆為仿唐建築,以福州杉木配合榫接的建築技術建造,斗拱式的內簷使整座鐘亭格局顯得簡潔有力,亭的背面外觀以炯炯有神的蟠龍作為壁飾,蟠龍是以特殊的「假浮雕」技巧,先於大片的木板雕刻好整隻龍,再鑲貼於亭壁上,具有突顯的立體視覺效果。
此二鐘亭的佛龕背後刻有叩鐘偈、聞鐘偈,以及叩鐘的殊勝功德、利益,使來山參訪的大眾能瞭解扣鐘的意義。二亭內的鐘體型較鐘樓的寺鐘為小,鐘面的鑄刻亦有些微的不同,如撞鐘處的圖騰,此二處以蓮花圖為表現,目的在提示大眾應以清淨莊重之心,發願為歷代先亡、九幽十類眾生止息苦痛,為陽上親眷增福延壽,及為國家、世界祈求國泰民安、世界和平。凡成就發心叩鐘者,皆能冥陽兩利、福慧增長,功德不可思議。

叩鐘的殊勝功德利益
在《佛祖統紀》中提到:人臨命終將往生時,若聽到鐘聲便能去除往生的恐懼,心生善心、安詳而增長正念,利於往生善趣。另外,佛陀於《增一阿含經》中也提到:當梵鐘叩響時,在三途惡道受苦的眾生,都得以停止痛苦熱惱的逼迫,暫時獲得解脫休息。
在《付法藏傳》裡記載:印度一位罽昵吒王貪虐無道,四處征兵討伐各國,勞民傷財毫無厭足。由於殺人無數,罽昵吒王死後變成一條千頭魚,有輪劍不斷在砍殺魚頭,被砍的地方又會生出魚頭受砍,痛苦難忍。於是求告一位證道的羅漢僧:當他叩鐘時,輪劍便會停止砍殺魚頭,因此請聖僧慈悲不間斷地叩鐘,為他息苦。七天後千頭魚便得脫罪報魚身,離苦得樂。因此,在我們每一次叩鐘的當下若能以清淨利他的大願,精誠專注地叩鐘,便可產生感通十方法界的力量,息止惡道眾生的苦難,也使得自己的業障消除,福慧善根增長!
所謂的「晨鐘暮鼓」,並不是晨擊鐘、暮擊鼓,而是指早晨先鳴鐘,次擊鼓,晚上則先擊鼓,後鳴鐘。早晚二時所擊的鼓,稱作「曉鼓」與「昏鼓」,與前節的鐘一樣,是作為報時之用的。
若集眾時,亦有以擊鼓作為信號的記載。如《五分律》云:「諸比丘布薩,眾不時集,佛言:『若打犍椎,若打鼓吹貝。』」此外,古代叢林的法堂東北角設法鼓,為住持上堂、小參集眾用;西北角設茶鼓,堂內用茶湯時鳴之。此外,古代叢林尚有設在庫司前的齋鼓(又名雲鼓、問訊鼓、下缽鼓)及浴鼓、火鼓等,現皆不用,惟存大鼓(懸掛在鼓樓中,或大雄寶殿簷下)、寶鐘鼓(中、小型的鼓,配以吊鐘,放在鼓架上,配合讚誦用),以及手鼓(有柄,僅有鼓面,無鼓桶,以手執持,亦配合讚誦之用)而已。

木魚
木魚為佛門中用於集眾及修行時的法器,又稱為魚鼓、魚板或木魚鼓。原先只掛於大寮或齋堂門口,呈長魚形狀,為集眾時擊打的法器,因此又稱為魚梆或飯梆。
木魚的意義在《敕修清規》及劉斧的《摭遺》中,皆有說明:魚晝夜六時當中都不闔眼,因而佛寺裡以木刻的魚懸掛之,作為象徵修行人為法忘軀,精進不懈的勉勵。
到了明代以後,木魚演變為頭尾相接、魚身圓形中空的造型,作為持經唱誦用的法器,通常以桃木、樟木或黑檀木雕刻,配合魚身中空的共鳴腹腔,使聲音清脆遠傳而沈定,具有攝心的效果。因此在禪坐一開始時,悅眾便以執持的木魚叩敲二聲,讓大眾立刻將心收攝沈定下來,澄慮靜思。在誦經與法會的梵唱時,木魚亦有攝心、提神及作為節拍器的功能。一方面讓誦經的人能將心靠在木魚的聲音上,不落入自己的昏沈及妄想當中,一方面也以木魚規律叩擊的節奏,讓經文的念誦富有韻律感,保持不快不慢的一致速度,正如同修行的這念心要能不急不緩,綿綿密密地行持於中道上,發長遠心精進用功一般。
木魚的由來,有二種說法:一是《教苑清規》中所提:有一僧眾生前因毀謗佛法與他的師父,往生後墮入魚身,魚背上生有一棵樹,因受樹的浮力,於海中隨浪飄流,經常撞得皮破肉綻,痛苦不已。一日適逢他的師父坐船渡海,魚即向生前的師父懺悔,經過師父為他超薦後,超生善道並托夢告知,已經脫離魚身,希望將背上的樹供養道場,親近三寶。隔日,他的師父果然在庭院看到一棵樹,便把樹刻成魚形,懸掛在道場,以警惕大眾。
另一由來出自於玄奘大師的《指歸曲》:玄奘大師於回國的途中,路經一長者家休息,長者再娶的妻子,利用長者外出打獵時,將前妻所生的兒子丟到海中,長者非常地哀傷,為兒子齋請玄奘大師,大師對長者說:「我長途跋涉疲憊,需要吃魚,而且一定要大魚才可以」。長者立刻派人將大魚尋捕回來,剖開後竟是長者的兒子。歡喜的長者便問大師,如何來報魚恩,於是玄奘大師回答他:「以木雕成魚形,懸掛在佛寺,用齋時擊叩,便可以報魚恩了」。這便是木魚的另一個傳說由來。
瞭解了木魚的意義及作用後,在我們執持木魚法器或聆聽到木魚的聲響時,便可更加提起道心,督促自己攝心用功,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精進不懈努力行持了。

-资料来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