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竺摩-著作07

普贤十大行愿讲话

在美国夏威夷中华佛教总会讲
本讲话小序
祖印法师

「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华严经的陈义高广,说理深妙,且境界宏 富,卷帙浩繁,非上根利智者,不易统摄条贯。因文字浩繁未能读竟全经者固 不待言矣,就是将全部经文读上两三遍者,也很难获得一个明晰的概念,这是 我自己的经验。若想克服这种困难,受持普贤菩萨行愿品那是最好的方法。因 为它是华严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品,文字简洁,含义丰富,普贤广大无尽的行 愿,以及全部华严经的关键,都可以在这一品经中得到一个明确的概念。
在中国的佛教界,遵古的风气很浓厚;尤其是讲经宏法,直到今日仍然是遵 照著数百年前,甚至千余年前的古老方法,对经本分科来讲解佛法。这种古老的 方法,经过了千多年,在二十世纪的太空时代里,是否仍有其应用的价值?这是 一个很大的疑问。我不是疑古,更不是反对遵古。古人的真知灼见我们自应采用 ,并须发扬光大,但绝不是毫无选择地全部因袭过来。因为古人与今人有很多不 同的地方,除了有时间的间隔之外,所处的环境,所见的事物,所想的东西,及 所能理解的程度都有很大的距离。若将千数百年前的讲经方法全部搬来,应用 於今日,纵不全失其价值,但效果一定大大地降低,那是必然的。现代人而不 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佛经,而喜欢滥用古德的套语,只要讲到「中道」,就是 「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无不中」;讲到「佛性」就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竖穷横遍,不生不灭」那些套语八股;听众明白吗?说上成堆套语,只有使 听众的印象更加模糊。除了用那些套语八股之外,我们是否可以用较明白而准 确的话语来解释经典呢?这个问题在我的脑里盘旋了好几年,现在我从竺法师 的「十愿讲话」找到了肯定的答案,而且这更是一个令本人满意的答案。
竺法师於一九五八年到限国弘法,在檀香山中华佛教总会讲述「普贤菩萨 十大愿王」,他采取了现代新颖的方法,用最显浅的语言,最准确的词句,及 人人能明白的典故来阐扬经中要义。并且不用经本,只是将十大愿王的总名提 出来逐段讲解,使人对於经中要义容易获得一个鲜明确切的概念及贯摄经意, 这是一个成功的方法。我忝属当时听众之一,并兼译述粤语,获益良多。同时 我更觉得竺法师是深深体会到弘法秘诀的一位大德,讲义中有好些地方是堪为 青年人取法的。一九六一年我在美国旧金山讲普贤要愿品,一九六二年在美国 夏威夷卡湖(KAHU)电台,檀华播音社讲述十大愿王,参考竺法师历年来在无尽 灯杂志刊载之「十愿讲话」及采用其部份方式,结果深获听众之好评。这点更 足以证明十愿讲话的价值和成功。本书付梓之前,承法师之嘱,作此小文,记 实如上。至於内容优美精辟处,还是留待读者们自己去鉴赏吧。

佛元二五零六年(西元一九六二)祖印写於檀华寺

甲、绪说分
一、普贤菩萨的名义与地位
二、诸佛菩萨在众生心想中
三、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
四、十愿是学佛的入德之门
五、佛法的四纲目
(1)法喻的比明

  • A.信教
  • B.解理
  • C.修行
  • D.证果
(2)邪正的分判

  • A.邪信和正信
  • B.邪解和正解
  • C.邪行和正行
  • D.邪证和正证
六、普贤十大愿王的殊胜
七、普贤行愿与华严经
乙、正说分
一、礼敬诸佛
(1)礼佛与拜偶像
(2)礼拜的种类
(3)显密礼敬的异趣
(4)法力和自力交流
(5)四无尽观的修习
二、称赞如来
(1)如来的名义
(2)称赞需要辩才
(3)称赞是人生的美德
(4)佛无毁誉之心
(5)赞辩为弘法的良具
三、广修供养
(1)供养的对象
(2)财物的供养
(3)真理的供养

  • A、如说修行供养
  • B、利益众生供养
  • C、摄受众生供养
  • D、代众生受苦供养
  • E、勤修善根供养
  • F、不舍菩萨业供养
  • G、不离菩提心供养
(4)财法供养的比较
(5)财法供养的会通
四、忏悔业障
(1)佛教的忏悔主义
(2)各种不同的忏悔观

  • A、中国人的赦罪
  • B、西洋人的赎罪
  • C、印度人的忏罪
(3)业障是怎样来的

  • A、业障由烦恼而来
  • B、业的种类
(4)佛教的忏悔方法

  • A、事忏和理忏
  • B、三种忏法门
    一、依戒律门忏
    二、依功德门忏
    三、依无生门忏
  • C、发露忏悔的模范
(5)业力不可思议

  • A、业力无形无相的不可思议
  • B、业力能控制我们人生的流转与还灭的不可思议
  • C、业力能使业报一定要受的不可思议
  • D、业力保留不失的不可思议
  • E、业力可以消灭的不可思议
  • F、业力在人事变迁的不可思议
五、随喜功德
(1)随喜的对象
(2)随喜的法门

  • 一、世间善法的随喜
  • 二、出世功德的随喜
(3)随喜的难易
六、请转法轮
(1)法轮释义
(2)转法轮的原理

  • A、依八正道说转法轮
  • B 、从四圣谛说转法轮
  • C、依三障说转法轮
  • D、依普贤行愿说转法轮
(3)请转法轮的来龙去脉
(4)转法轮的历史掌故

  • A、为牧女转法轮
  • B、为商人转法轮
  • C、为五比丘转法轮
  • D、为梵志转法轮
  • E、为船夫转法轮
  • F、为宗教师转法轮
  • G、为学者转法轮
  • H、为国王转法轮
  • I、为长者转法轮
  • J、为外道转法轮
  • K、为城主转法轮
  • L、为父王转法轮
(5)应怎样请转法轮
七、请佛住世
(1)佛法三个时期
(2)住世两个问题
(3)真理无所不住

  • A、解深密经上的无住境
  • B、金刚经上的无住心
  • C、维摩经上的无住本
  • D、华严经上的无住身
(4)为何要请佛住世
八、常随佛学
(1)人生需要学问
(2)学问须要择师

  • A、从佛的浅近处学起
  • B、从佛的高深处完成
(3)克服学习的困难

  • A、求学难
  • B、求世间学甚难
  • C、求出世间学更难
九、众生
(1)众生的名义

  • A、众缘和合名众生
  • B、数数趣生名众生
  • C、法身随顺名众生
(2)众生种类的差别
(3)随顺什么众生
(4)为什么要随顺众生
十、普皆回向
(1)回向的三个趋向

  • A、回事向理
  • B、回因向果
  • C、回自向他
(2)回向能充实愿力
丙、结说分
一、宜奉十愿为常课
(1)现生的灵符
(2)临终的伴侣
二、普贤愿力的加被
三、读诵本品的信念

长老著作
释竺摩-著作04
长老著作
释竺摩-著作24
长老著作
释竺摩-著作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