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良港观音亭

文良港观音亭重建落成开光特刊

发刊词
今天是本亭重建落成,举行开光盛典,承蒙本邦财政部长敦陈修信先生躬临剪彩,拿督伍鸿兴伉俪的启钥,以及诸山长老的开光法,尤其是越南佛教名德心珠上座的专程来贺,和政府政要,社会名流,及各族佛教团体的光临,给本亭殊胜的光荣,同人等无限的感激与观喜。
本亭创于1955年,年来信仰佛教者日增,每逢佛诞或其他祈祷法会每感地方不够应用,为适应环境之需要,乃于前年发起重建,当时得蒙政府的帮助,及诸信众的集腋成裘,方克完成,这是非常感谢的。
际此举行落成开光盛典之期,为表佛光人意,并祈祷佛光普照,世界和平,国家兴隆,人民快乐。
-主持:释明智-

由观音亭谈观音法门
明智法师於一九六九年重建观音亭,金碧辉煌,俨然成为首都古刹了。
法师创立此亭,以观音名命,无疑事是要崇仰观音圣德,弘扬观音的法门,观音菩萨,古佛再来,随杌赴感,十方世界,寻声救苦,在法华经普门品中说他有十四无 畏,十二应,随意摄受,莫不癸功,缩小范围来说,在东南亚各国,不论信佛或不信佛的人士,都知道有观音菩萨的大名,甚至远在欧美各国,只要有华侨所到之 处,就有观音菩萨带去供奉的。这是什么缘故呢?照佛经的道理研究,是有几种因素的:

A. 与 此有缘。观音菩萨与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缘份特别好,佛陀在地藏经中告诉观音菩萨说:“汝於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人若龙,若男若女,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 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於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大,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授记。”言个“大因缘”的缘,在众生方面讲,是自 己多积福德善根因缘,故得遇佛法,信受资益,在菩萨方面讲,是菩萨有大愿力,为众修善之助缘,故修善的众生,喜闻菩萨名号,得到他的摄受,平常说:“佛门 广大,无缘不度”现在找们常见菩萨之形,常闻菩萨之名,足证我们已具备福德善根,与佛有缘了。
B. 慈 悲为怀:慈悲为佛陀立教的根本,而观音菩萨的救世心肠,充分表现了佛教悲的精神,慈为慈爱,与人之乐,悲是同情,拔人之苦,泛泛而说,慈爱之心,人皆有 之,惜多我见未忘,爱心不普,菩萨的慈悲就不然,普遍平等,接近佛陀的无缘大悲,同体大悲,无缘的缘解作分别,即无界限,无阶级,无宗教,无贫富贵贱的分 别,爱心普遍平等,不计亲疏厚薄,同体是指我与众生同体,万物与我为一的理性,因此他所表现出来的救苦精神,是冤亲平等,视人如己,有了这种普遍平等的博 爱,故能在人类众生中,感召无限的爱戴与崇敬。
C. 智 慧甚深:菩萨所以能启示慈悲,爱人如己,是由於他自己的真修实学,得大智慧,了知诸法无我相,无人相,所谓“四相皆空,五蕴非有。”既知性非空有,理自如 如,而又能从如如理体,起如如相用,故能广荫群品,妙化无穷,心经说:“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正是说明了菩萨从 闻思修,入三摩地,悟得深深的智慧,了知诸法缘生,毕竟空无自无我相而空戎执,无法相而空法执,不造诸般恶业,故能度脱一切苦厄。自既无苦,方能救人之 苦,比女人自无缚,方能解人之缚;如果自己尚缚不解,如何有力量解他人之缚呢?所以菩萨能发大慈悲,救苦救难,全从他所悟的甚深般若,无相无缚中启示出来 的实践行动。
D. 方 便具足:方便,是指做事的技巧。观音菩萨导俗利生,有种种方便变化的技巧。普门品中说他有十四无畏,三十二应,还有救七难,除三毒,应二求,种种作用,使 用自在。华严观自在章说:“一切世界诸群生,心行差别无失数,我以种种方便力,令其见闻皆调伏。”大悲陀罗尼经中,则说菩萨有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菩萨的 “法身无相,无眼无瑕。”本来一身一手,已嫌多事,何更来十手千眼?可知千手千眼,都是尽利众生所示现的方便技巧,所谓“千眼照见,千手扶持。”菩萨的千 眼是雪亮的,你做好估坏,他看得很清楚,规善诫恶,毫理分明:你能不造恶业最好,即使大错成,恐招恶报,只要自己有後改过的惭愧心,有勇於向善的好胜心, 菩萨的宝手,是无不提携的,菩萨能慈悲援人,就因他具足了许多方便的技巧,才能起了许多微妙的作用。

今日社会纷扰迭起,人心杌陧不安,世界战祸频仍,和平毫无保障,我们生逢斯世,蒿目时艰,曷胜太息!但我们如果学习了观音菩萨的法门,首先得到逼凑福缘, 互助互成,共存共荣,大家便可以和乐相处,同时学了菩萨的慈悲心,谁肯蓄意伤人,世界便无争杀,不做不义的事,社会便无盗贼;不为非礼之举,家庭便无乱 伦,不走欺诳的曲径,人间便会建立正值的信用,杀盗淫妄绝迹,仁义礼信抬头,这个世界便可趋於升平快乐的境地,所以我们在观音亭开光的时日,希望大家多宣 扬观音菩萨大智大悲的法门,自己努力行善,扩展慈济事业,并祈求菩萨的慈悲加庇,达到世界和平,人类安居乐业的愿望!
-竺摩-

情感与智慧
人 类的文明到了太空时代的今天,勿论从衣食住行任何方面去看,都给予人类带来非常美满的幸福,这个时代里的人间应该说是一个快乐的乐园。可是人类的文明越进 步,物欲的追求也越强烈,造成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妒恨交织,促成战乱频仍,是非丛生,为求幸福的人类,反把本身推向危崖。这是人类始料始及的。由是人 类始终在一方面追求幸福,一方面又在制造危难的矛盾中度过人生的历程。为了追求物欲的满足,巧取毫夺,强欺弱,众凌寡,相妒相残,给人类的文明投落广的 阴影,处处布满暗礁。

佛陀同情人类因痴情于物欲,而又恒感不满足,因为物之有限,欲望难填,同是追求物欲,而又妒忌他人占有而起的倾轧相残,所造成的悲惨情况,佛陀指为愚痴的 一环。所以处处启发人们从智慧的角度去透视人生,勿从私欲与情感的角度去制造矛盾。因为在这世间上数十年短促的时间,和所处极廿暂而小的空间,勿论谁都是 一个逆旅的过客。假使,一个人从人生最后的一著,向前想去,人生根本是午台的掠影,因为午台是会剧终人散的。上至古来的帝王,下及各阶层的人民,甚至整个 世间的有机体和无机体,所占的时空虽有悬殊,但最后还是难逃“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的定律。所以佛陀度生以智慧导人建立美满净化的人间。

智慧是尘海愚蒙的明灯。平时人们为了芝麻的小事,由於情感的冲撞,结果造成极严重的后果,缘成终生的遗憾。像这类因一时缺乏理智给自己带来悲惨凄苦的事 情,现在社会上时常发生。人类虽是以私欲和情感织成的一环,但人类原具有智慧的根源,儒家指为“良知”,佛教指为“佛性”,在遇蒙的尘海里,启发慧力的浮 现,佛教有:“闻思修”的三慧学。闻,就是听闻佛经里或前贤对于人生社会所阐述的缘成聚散的前尘影子,进而引发自己的思考分析,透视人生终极的理趣,在气 定神闲的静虑中,冲淡情感的妄尘,突发定中的智慧。这便以听闻道理,而後加以客观的思考分析而得正确的理论,依照其方针去修养,便具有明辨是非,不为情感 而冲撞的智慧。

这是依文的,其实:“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大都世间的苦乐浮沉,尽可作为借镜。假使,人们万一遇到情感冲撞的时候,肯把目前社会上所发生的事情,或 自己经历的得失,每一样事情都可以用客观以冷静的思考加以分析,很可以帮助人们少情感的冲撞,而使事情导向较有条理的著落。人类智慧的增加,便会减轻人 生社会的许多不幸。
今天是观音亭的庆成典礼,观音菩萨便是以“智力”度生,寻声救苦的菩萨,我们应以菩萨的智慧与慈悲为依归,建立和平安乐的人间。
-伯圆-

本亭开光委员会
主席:
伯圆法师,郑天注AMT,郑伯春JP,廖德水,李中成PPM
总务:
胡观隆,陈偏立,何宝琴
财政:
释性辉,释宗华
英文秘书:
胡观凤
委员:
廖成祖,罗永福,林秀英,邓玉凤,释宗莲,释宗英,杨庆修,弘坤姑
司仪:
萧志华

《25/12/1971 马来亚通报》


雪兰莪州/吉隆坡
蒲种菩提佛教中心
雪兰莪州/吉隆坡
马来西亚佛光协会
慈爱福利中心外观
雪兰莪州/吉隆坡
TI-RATANA慈爱福利中心